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理论 > 正文

分析元曲的文学理论基础

  1. 元曲的产生时代背景是什么?

元曲的产生时代背景什么

唐诗宋词,皆能直抒胸臆者也。

代至于元,异族异类也,其南面而驭下者,岂容***直达其意哉!

***不得已,不能忍其默,又不敢犯其禁,故曲折以他途。晦其意,变其格,或以古之***曲达其意,或以山林之趣自隐其情。

分析元曲的文学理论基础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诗词至于散曲之变之由也。

元朝的建立,最终结束了在这以前中国境内宋、辽、夏、金以及吐蕃、大理等长期并立的局面。元朝幅员辽阔,“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一扫各民族之间交往的地域障碍。随着各民族的文化融合,在中原地区形成了以政治经济中心大都(北京)及周围地区流行的汉语为主的新文学语言体系,社会形态发生了变化,百姓对通俗文化的需求增强,因科举废行而入士无门的知识分子的介入,以及戏剧自身的发展,促成了元杂剧在短时间走向繁荣。曲是词的替身,词本起于民间,流传于歌女伶工之口,既便于书写情怀,又宜于歌唱,有乐师正谱文人修辞作者渐多,曲调日富,渐成为一种继词而起的便于歌唱的新兴文学。被称为“元曲四大家”的关汉卿、郑***、白朴、马致远更是使元曲锦上添花。

宋元时期,宫廷音乐逐渐衰落,市民音乐开始崛起并成为此时期音乐艺术的主流。宋元音乐文化与唐代音乐文化相比,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其一,音乐主流由宫廷转向了民间;其二,代表性的音乐艺术形式由歌舞音乐转向了戏曲音乐;其三,音乐的表演和创作以带上了商品经济的烙印。

分析元曲的文学理论基础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继承宋代曲子的传功,金元时期又兴起一种新的歌曲形式——散曲。元散曲与杂居并称“曲”。用于抒情、写景、叙事等且***用清唱形式者称为散曲;用于表演故事且***用代言体者称为杂居。

  • 音乐:主要吸收了唐宋大曲、曲子和说唱音乐、少数民族音乐等,也有创作的曲调。

  • 内容:反映了元代社会生活的多方面,以歌唱山林隐逸和描写男女风情的作品为多,受到文人士大夫的推崇。

    分析元曲的文学理论基础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演唱:主要集中在歌楼酒馆、官宦府邸,被当做***消遣的重要手段。

  • 三种体制:小令、带过曲、散套。

  • 伴奏:不用锣鼓,只用琵琶、筝、笙、笛、箫、拍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