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作品 > 正文

文学作品改编电视剧 论文

  1. 近年来,许多小说被改变成电影,以影读书的方式真的好吗?

近年来,许多小说被改变成电影,以影读书的方式真的好吗?

各有利弊吧。***改编电影有他独特的魅力,现实人物活灵活现的出现在银幕上能让人更轻松愉悦的接受。但电影不可能完全拍摄出***的所有内容,只能筛选出部分经典的片段并加以改编来拍摄。

遇到***改编电影如果那部***特别的火,那我会买来读一读,然后带着疑问或欣喜去观看他的改编电影,会比直接看电影有更深的理解和更好的代入感。

本人看过很多***改编电影,总体来说还是更喜欢看***,从中得到的知识思想、快乐等是电影不能比的。(一份包装好的便当🍱和一系列做便当的原材料放在我面前,毫不犹豫我选择原材料,亲自动手做出精美便当的过程才是更有趣的)。

文学作品改编电视剧 论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解忧杂货店》没读过,《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读完书看的电影,个人觉得买这书就一情怀

所谓“以影读书”完全是个伪概念,电影是电影,***是***,这是两个完全不同艺术形式,妄图通过看电影来代替读书是行不通的,本质是阅读上的偷懒或者根本缺乏兴趣

电影改编文学的确是一直以来的创作方式之一,故事、人物通过文学塑造和检验,为电影构建提供了便利的母本基础。但电影是视听觉艺术,更侧重于故事性和可视性,***中的很多描写和心理活动,旁逸斜出的联想、引用和议论不可能都被改编到镜头之中。而且电影体量有限,更加追求戏剧冲突,人物和线索的设置都不宜过多,***则相对自由,所含甚广。因此改编不是搬用,每一部电影一定会对原著作品进行选择、重组、删节、替换等等处理的,这一过程中又会产生导演表达作者表达的差异,最终呈现的已经完全是另一部独立的作品了。

文学作品改编电视剧 论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历来才有一种说法:“二三流的***改编一流的电影,一流的***改编二三流的电影。”

陈凯歌的《霸王别姬》被誉为中国电影史的经典,但只要看过李碧华原著的人就一定会清楚,故事结局、人物设置、感情走向都是完全不一样的。最近热映的《芳华》,***里的非主角何小曼成了电影里的女一号何小萍,***写到了刘峰过世,而电影只停在了人到中年。张艺谋的《归来》干脆只拍出了《陆犯焉识》四分之一的内容,很多人物和情节直接删去,《大***高高挂》则把《妻妾成群》挪到了山西大院里。而张爱玲的《色戒》只是一个短篇小说,电影里王佳芝和易先生20分钟的***在***里只有隐晦的寥寥一二言,王佳芝大量的内心活动到了电影里则全部变成了眼神、动作。

这些例子里,无论是电影更优秀还是***更优秀,都不可能只看一个就相当于也看了另一个。真想知道李碧华是怎么写的、严歌苓是怎么写的、苏童是怎么写的、张爱玲是怎么写的,陈凯歌、冯小刚、张艺谋、李安无一人可为其代言,必须回到文学母本,一个字一个字地自己读。

文学作品改编电视剧 论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对于此,电影唯一能起的作用就是扩大***潜在的阅读群体,在大众提高***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近年来,许多***被改变成电影,以影读书的方式真的好吗?

不太好。近期上映的中国版的《解忧杂货铺》你又不是不知道有多烂……更别说之前一堆***改编电影的实例了。

注意,我并非是不支持原著改编成电影,我想说的是,***与电影对于艺术表达来说是不同文本去实现的。电影毕竟是视听艺术,需要考虑电影语言,对于原著而言,首先要改成剧本,然后再加上多方润色修制七七八八,加上受限于电影时长,所以电影与***的差别一般而言会很大。

一个故事性稍强、故事线比较多的***,改编成电影,时长就是一个大问题,一般压缩时长也就是减少剧情,甚至减少***人物。著名的《魔戒》三部曲什么评价那么高,不光是尊重原著,还在原著基础上删改了一大堆人设与背景故事,不然按照斯托芬金的原著,《魔戒》正史故事线10部也拍不完。

所以这里也是说明了编剧的重要性。以影读书,重在有个牛逼的编剧,即尊重原创,又有强大的文本转换能力,对电影语言有极强的掌控能力,能够服务于导演又服务于观众。否则想要了解一本书的内涵,还是不要取近道,直接去看书吧。

有人说书真的很长很深,有没有速成的方法呢。

这个真没有。

没什么捷径可走,但是有方法。看书的时候多看看优质的书评,或者知网上直接找篇论文,看人家已经吃透了的书的理论,对自己的帮助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