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流派 > 正文

格非的文学地位

  1. 1985年前后的文学作品的异同?

1985年前后的文学作品的异同?

1985年以前的文学作品多以苦情剧,革命斗争剧夲居多,客观反映当时人生百态,爱情题材多以向封建宣战,呐喊内容。多数作品以悲剧为主。革命题材多以战胜反动阶级主流派。85年以后改革春风席卷神州,文艺百花齐放,各种题材作品如雨后春笋,如向往美好爱情的作品,武侠作品,励志作品,零零后的青春偶像作品,贞探,玄幻,神话作品等都是作者为迎合读者创作。但总感觉85以前的文学作品更经典,读起来更有韵味,85后的一些作品俗气还不说而且有些烂!

寻根文学

寻根文学指的是以“文化寻根”为主题的文学形式。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国文坛上兴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

格非的文学地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985年韩少功在《文学的"根"》中声明:"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的文化土壤中",他提出应该"在立足现实的同时又对现实世界进行超越,去揭示一些决定民族发展人类生存的迷。"

在这样的理论之下作家开始进行创作,理论界便将他们称之为"寻根派"。

1985年前比较单调;1985年后比较多元。

格非的文学地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985年前以现实主义为主,反思“***”,有人把它叫“伤痕文学”。如张贤亮的大部分作品。1985年以后,"新现实主义"丶"先锋文学”出现,一批勇于探索的作家横空出世。如马原、残雪的作品就是

还有就是王朔式的调侃文学,市井特点比较浓厚,如《编辑部的故事》《我是你爸爸》等。


在我的记忆中,如果粗略地划分,1985年的确可以作为一个分水岭:

格非的文学地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985年前的文学作品,在形式上,现实主义是占绝对主导地位的,内容上,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追忆、揭露、反思、批判十年浩劫的,包括对错误的思想、反派的人等等的反思、批判,以“伤痕”“反思”等文学为代表;二是努力追回被耽误的时光,奋起直追、实现人生价值等等的励志类。这两类的共同点是:注重思想观念上的表达,包括拨乱反正的反思和追赶时代思潮的求变、求异等等,艺术上的变化与追求则相对薄弱。

这两类的作品数量极大,可谓举不胜举!仅举一例:女作家陆星儿当时有篇小说《啊,青鸟》,名字取自比利时象征主义作家梅特林克的戏剧《青鸟》,“青鸟”就是“追求”的象征!***《啊,青鸟》写的是一对知青夫妻返城后,在新时期如何努力学习和奋斗,不仅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功,婚姻危机也跟着得到了圆满解决的故事!老实说,这种将各自的事业成功或进步与夫妻感情混为一谈的做法,现在看来非常奇怪,但当时则是普遍的!

1985年后,“先锋文学”兴起,掀起了各种对文学“形式”的颠覆性实验,当然有得有失,但毕竟是将艺术表现力的追求放在了首位。比如,当时格非有篇***《褐色鸟群》令人惊艳,马原、残雪等一大批先锋作家更是让人目瞪口呆!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一些卓有成就的名作家也创作出了许多先锋类的作品,如王蒙、刘心武等,王蒙有篇***(我忘了***名),主人公的名字只有读音,没有文字,连性别、职业、容貌等等都是不确定的!刘心武不仅写了“第二人称”视角等实验作品,还提出了“结构决定作品”(大意如此)的新观点!尽管先锋文学很快式微——一些走到极致的“三无”作品(无主题、无情节、无人物)过于排斥读者,应该是其式微的主要原因——但艺术标准毕竟无法忽略了,至少不再做是“内容大于形式”还是“形式决定内容”这样的无谓争论了。即,回归后的现实主义,已不同于1985年前的现实主义了,因而被冠以“新现实主义”之类的称谓了。

我作为一个读者而非研究者说出看法,或有差错,仅供参考吧!

恢复高考以后至1985前的文学作品多为伤感文学,尤以知情生活和右派劳改生活为题材的作品为主。虽然伤感,但,三观正,思想内容健康,作者的文化底蕴厚实,文笔流畅,修辞规范,有很高的文学价值。那时畅销书的作者无愧作家这个称呼。路遥的《人生》,张贤亮的《灵与肉》《绿化树》等等,堪称为经典。

1985年后,痞子文学强势袭来。代表人物王朔,以调侃的语言反映底层人物的生活状态和思想行为及感情矛盾纠葛,故事中的人物好像都是现实生活中的熟人,尤其作品中的语言犀利,一针见血,是读者在现实生活中想说不敢说的话语,很容易勾起读者的认同感,如《编辑部的故事》中的一些经典台词至今犹如在耳边。如果说1985年前的文学作品是绅士是[_a***_]闺秀的话,那么1985年后的文学作品就是市井人物,各具特色,没有好坏之分,萝卜***各有所好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