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流派 > 正文

湘西文学流派

  1. 有哪些以湘西风情为背景的文学作品?

哪些湘西风情为背景文学作品

湘西色彩最重的应该就是沈从文作品了。

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他要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语言格调古朴,句式简峭、主干突出,单纯而又厚实,朴讷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沈从文以乡村为题材的***是典型的乡村文化***,它不仅在整体上与都市“现代文明”相对照,而且始终注目于湘西世界朝现代转型过程中,不同的文化碰撞所规定的乡下人的生存方式、人生足迹及历史命运。整个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命哲学思考。

沈从文创作的***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一种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前者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后者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其笔下的乡村世界是在与都市社会对立互参的总体格局中获得表现的,而都市题材下的上流社会“人性的扭曲”。

湘西文学流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中篇***《边城》是他的代表作,寄寓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表现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通过湘西儿女翠翠恋人傩送的爱情悲剧,反映出湘西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凉的人生,寄托了作者民族的和个人的隐痛。

另外,短篇小说《萧萧》写于1929年,最初刊于《***月报》21卷1号。是一篇描写湘西社会和少女命运的***,主人公萧萧从小失去父母,在她12岁时,没有坐花轿穿红着绿的体面,便不明不白的做了媳妇, 丈夫断奶不久,不满三岁。就在她情窦初开时,不免遭人***,因为生了个儿子,才幸免于死,没有被沉潭。她儿子长到12岁,便娶了个比他大6岁的媳妇,萧萧做了婆婆。作品带有田园牧歌般的情调。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隶属湖南省,是全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这个特殊的地区为世人所熟知,要得益于出生于这里的本土作家——沈从文。他在自己的多部文学作品中描述了湘西这片神奇的土地,并通过***建构了一个独特的“湘西世界”。

湘西文学流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沈从文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凤凰人。他是中国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他曾投身行伍参军打仗,1922年来到北京后他就在北京大学旁听,并开始发表作品。直到1934年完成《边城》,沈从文进入了文学创作的一个高峰。

沈从文的这部***描写了山城茶峒码头团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与摆渡人的外孙女翠翠的曲折爱情。青山,绿水,河边的老艄公,16岁的翠翠,江流木排上的天保,龙舟中生龙活虎的傩送……细腻的心理描写、诗画一般的景色描写,《边城》中描述的一切都异常纯洁自然,充满诗意,这个像桃花源一样的小城让人对湘西心生神往。1985年,凌子风执导《边城》同名电影,并获得第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和第9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评委会荣誉奖。影片开始的镜头则是在沈从文家中拍摄,从他伏案书桌前开始。

这是沈从文的另一部短篇***,写于1929年。这部***讲述了乡下一个童养媳的遭遇与悲剧性的命运,展示了湘西民风的纯朴和“不悖乎人性”即顺应自然人性的主题。当时的沈从文从湘西到上海,他看到都市文明中人性的变异,深感失望,因此他在《萧萧》中创建了体现中国人天人合一社会理想的“湘西世界”,用来抵御现代物质文明对人的浸染和扭曲。沈从文的语言清新自然,写景优美淡雅,书中描写的“湘西世界”成为都市人羡慕的桃花源。

湘西文学流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