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作品 > 正文

孝廉文章

  1. 孝子就能当官吗?请问汉朝“以孝廉入官”的产生原因及主要内容是什么?

孝子就能当官吗?请问汉朝“以孝廉入官”的产生原因及主要内容什么

孝,指孝悌者;廉,清廉之士。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以任用官员的一种科目,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孝廉”这个称呼,在明清两朝也成为对举人的雅称。

在隋唐以前没有科举制度,选拔官吏一是世族子弟,一是朝野举荐。西汉王朝以“孝悌”治天下(西汉诸帝谥号皆有“孝”,如孝惠,孝文,孝景,孝武等),因为在统治者看来,忠臣出于孝子之门。在古代为官很简单,不需要太多的能力,忠于君主,廉洁刚正即可。所以选官强调孝悌廉洁,毕竟能力是可以慢慢培养的了。


先秦以前的政治是贵族政治和精英政治,国家的权力部门由贵族和精英控制。所谓贵族就是指王室子弟、将相子弟;所谓精英则是各学派的精英人物。贵族子弟占据了大部分权力部门,精英则是自荐或者他荐,得到国君赏识后,委以职务。汉朝建立后,贵族政治渐渐瓦解,治国理政的人才通过“举孝廉”的方式进入权力部门。当然被举孝或者举廉的人,大部分还是贵族子弟,寒门子弟很难被“举孝廉”!

孝廉文章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孝是指孝顺父母,对长辈恭顺;廉是指办事廉正。儒家认为对父母孝顺的人自然对国君忠诚,办事廉正的人必然秉公理政,孝与廉都是美好的品德,具备美好品德的人为官,上可为皇帝分忧,下可为百姓办事。当然除了品德外,还需要有才能,举孝廉的人只是获得了考试的资格,通过考试后,根据才能任官任职。如果通不过考试,那么也当不成官,成不了吏。

举孝察廉原为察举二科,汉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即举孝举廉各一人。在两汉通常的情况下,孝廉则往往连称而混同为一科。 孝廉一科,在汉代属于清流之目,为官吏晋升的正途。被举孝廉的人大多为州郡属吏或通晓经书的儒生,察举之后,是否选得其人,还要经过考试,而后才能量才录用。郡国岁举的孝廉,到京师之后,要依其科目与被举人的学艺不同,由公府分别加以考试。

并不是所有孝子跟廉人都有资格被举荐,每个郡举荐的名额是有限的。人口满二十万的郡每年举孝廉一人,满四十万每年举孝廉两人,以此推之;人口不满二十万,每两年举孝廉一人;人口不满十万,每三年举孝廉一人。举孝廉是一种政治待遇和权力,各郡都会把握这个机会,推荐的人才那怕是贵族子弟,但是能力还是有的。

孝廉文章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被举孝廉后且通过考试的孝子廉人任用升迁情况:在中央以郎署为主,再迁为尚书、侍御史、侍中、中郎将等官;在地方的则为令、长、丞,再迁为太守、刺史。举孝廉前期还有作用,后期就成为世家门阀的特权。东汉末年,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曹操执政后,就一改举孝廉制度,***用自荐或他荐的精英人物为官吏。

简单来说,孝子也不一定能当官。

汉朝选拔人才的制度是察举制,这一制度由汉高祖草创到汉武帝时期形成制度,经过了六十余年的改进和完善,可以说是最符合当时形势的选拔制度,但随着时代变化,这一制度最终被时代所抛弃。

孝廉文章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汉十一年(前196年),汉高祖下求贤诏,令郡国推举有治国才能的贤士大夫,开了汉朝皇帝下诏选拔人才的先例,但此举并非定制,不定期举行。汉文帝增加了下诏的频率,数次下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

到了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汉武帝下诏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同时对选拔标准进行了明确规定,一是凡儒家以外的各家均不得举,二是取士包括德行、学问、法令、谋略四个方面的内容,三是分岁举和诏举两类。岁举为常科,每年推举;诏举随皇帝诏书而定。

孝廉始为孝与廉两科,汉武帝的诏书就是孝和廉各一人,颜师古注解:“孝谓曰善事父母者,廉谓清洁有廉隅者。”不过后来孝廉往往连称,进而混同为一科。

察举制明显不同于先秦时期的世卿世禄制和秦朝的军功入仕、客卿入仕,把选拔人才的着重点由功利角度转向了道德角度,这也标志着统治策略由秦朝的重视军功、重视法令变为汉朝的重视道德***,统治者利用道德力量来为自己服务,维护自己的权威。

理论上来说,孝子能被举为孝廉,具备入仕当官的资格,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皇帝跟被选拔者是隔离的,孝子究竟是不是孝子,需要人推荐,那这个推荐的人也没有说谎呢?所谓“举孝廉,父别居”可不是玩笑话,只要关系硬,不孝子也能通过举孝廉入仕,相对应的,孝子就被挤占了名额。

朝廷也注意到了这些情况,为了淘汰掉那些没有才干的人,朝廷在察举制上加了一条,这些孝廉们都要进行考试,察举制由推荐发展为推荐与考试结合了。也就是说,即便是真正的孝子,也需要通过考试才能当官。

这一制度跟科举制的最大不同在于,参考者要有人推举,这就涉及到一个人情规矩了,天下孝子那么多,首选谁呢?当然是自己家族的,近在眼前嘛!就算是外人,推举其为孝廉,这就是一种恩情,在官场上这就是带入门的师傅。

一个大官既带同族,又带外人门生,同族努力当上大官,继续此过程,经过数代人努力,一个门生故吏遍天下的庞大政治家族就能形成,如东汉末年的汝南袁氏等,都是四世三公出来的,这也是察举制被时代抛弃的原因。

第一个问题:孝子能当官。

第二个问题分两方面作答:

一、“以孝廉入官”制度产生的原因。任何一种制度都是应社会需要而产生的,都有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举孝廉”制也一样,是经过几代的发展完善而最终成型的。

(1)【高祖时期】西汉初年,高祖刘邦执政时,“举孝选官”并未存在,此时选拔人才、委任官吏,皆以军功为主, 据《汉书·高祖纪》记载,刘邦平定天下后,大封功臣,论功行赏,对和他一起打下江山的将领们给予加官晋爵,最初封赏的功臣有三十多人,这些人基本都是武将,因为高祖不喜儒生,所以当时读书人得不到重用。

重用武将以及官职的世袭制不仅排斥了被统治阶级,也排斥了地主阶级的下层,引起了小地主阶层和下层民众的强烈不满,因此刘邦于十一年(前196)发布了一道诏书:“贤良的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你们。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这可以说是举贤荐士的初步成型。

(2)【惠帝时期】据《汉书·惠帝纪》记载,惠帝四年(前191),皇帝下诏选举百姓中的孝悌者,免除他们的租税及徭役,但并未授官晋爵,也没有其他更进一步的明确规定。

(3)【吕后时期】吕后掌权时,规定由地方选出“孝悌”,任地方***属吏,使之教化一乡。《汉书·高后纪》载,吕后元年(前187),初次设置“孝悌力田”这一官职,俸禄二千石。二千石是郡守级别的俸禄,待遇甚高。从此以后,终两汉之世,举“孝悌力田”成为一种固定的制度。

(4)【文帝时期】汉文帝是个大孝子,他认为“孝悌,天下之大顺也”,因此文帝规定,县乃至于乡,要根据人口规模设立孝悌力田常员,同时文帝开始选孝者为郎,进入***机构,《汉书·冯唐传》记载:“冯唐以至孝著闻,得为郎中,任郎中署长,臣事文帝。”这时“孝”作为选拔人才的一项重要标准,已确定下来。

(5)【汉武帝时期】此时,汉初的一些武功提拔的官员已经所剩无几,急需新人接班;经过惠帝、吕后、文帝几代的修养生息,国内政局稳定,经济得到较***展,这时候已不需要太多的军事型人才,而是需要文儒干部。

大儒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武帝正想摆脱军功选官和黄老的思想控制,因此接受了这一建议,此后儒家思想占居了社会主流地位,而“举孝廉”正是儒家思想的反映。

孝子并不能当官,孝廉选官不过是贵族阶级直接当官的粉饰罢了。

在汉朝及汉朝以前,统治国家的都是门阀贵族,贵族之间又经常来往联姻,于是朝堂之上一家之言盛行,而皇帝为了加强君权,打破门阀世家对于政事的垄断,于是想方设法的选拔寒门子弟入仕,而孝廉选官这一制度也就孕育而生了。

孝廉,即孝子廉吏。举孝察廉原为察举二科,汉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即举孝举廉各一人。在两汉通常的情况下,孝廉则往往连称而混同为一科。 孝廉一科,在汉代属于清流之目,为官吏晋升的正途,汉武帝以后,迄于东汉,不少名公巨卿都是孝廉出身,对汉代政治影响很大。

首先孝廉是两个不同的当官路径,以孝入官和以廉入官都是每郡各推荐一部分人,最后经过考试选拔。孝廉选官在汉朝的政坛中属于清流,就是升官比较容易的人群。

被举人的资历,大多为州郡属吏或通晓经书的儒生。

被举孝廉后的任用升迁情况,在中央以郎署为主,再迁为尚书、侍御史、侍中、中郎将等官;在地方的则为令、长、丞,再迁为太守、刺史。

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察举孝廉在西汉时考核比较严格,吏治也较清明。东汉中期之后,考核松弛,察举不实,有不少滥竽充数者,竟闹出 察孝廉父别居 的大笑话,这和吏治***互为因果,造成恶性循环。

当时的士子为了通过孝廉这一途径进入仕途,矫伪饰行,沽名钓誉,请托权贵,廉以获取孝廉的美名。有一个叫许武的人,被推举为孝廉。他考虑到两个弟弟还未显名,为了使他们出名,同他们商议后,便召来全宗族的人,把家产分为三份,他自己的那一份皆是肥田广宅,两个弟弟所得家产既少又差。但两个弟弟一点都不与兄长争执,宗族和乡里的人都称赞两个弟弟的谦让而责备兄长的贪鄙,结果两个弟弟被推举为孝廉。事后,许武又召集宗族的人,向他们说明真相,并说:"我现在的产业***家时增加了三倍,现将所有的财产全部分与两个弟弟"。于是许武的名声大振,后被调至中央任长乐少府。

陈蕃任安乐太守时,郡内有一个名叫赵宣的人,父亲去世,他把父亲埋葬以后,自己住在墓道中,服丧二十多年,名声震动州郡。地方官把他推荐给陈蕃。陈蕃与他相见,问及妻子儿女,结果他的五个儿子都是在服丧期间出生的。陈蕃大怒,遂致其罪。东汉的学者王符揭露当时选举的弊端时指出:"群僚举士者,或以顽鲁应茂才,以黠逆应至孝,以贪饕应廉吏,以狡猾应方正……名实不相符,求贡不相称,富者乘其财力,贵者阻其势要,以钱多为贤,以刚强为上。"《潜夫论·考绩》。当时社会上流行着一首民谣:"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葛洪:《抱朴子·外篇·审举》。可见当时选举制度的腐朽和虚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