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作品 > 正文

李蟠文学作品有哪些

  1. 师说的体裁是?
  2. 古代科举考试中冒名顶替录取者,在明朝清朝会如何处罚?

师说的体裁是?

论说文

《师说》作于唐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韩愈任四门博士时,这篇文章是韩愈写给他的学生李蟠的。《师说》是一篇说明教师的重要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则的论说文。此文抨击当时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错误观念,倡导从师而学的风气,同时,也是对那些诽谤者的一个公开答复和严正的驳斥。作者表明任何人都可以自己老师,不应因地位贵贱或年龄差别,就不肯虚心学习。文末以孔子言行作证,申明求师重道是自古已然的做法,时人实不应背弃古道。

古代科举考试冒名顶替录取者,在明朝清朝会如何处罚?

冒名顶替录取者,这在科举考试历史上是很少发生的。因为一旦事发,其后果不仅是冒名顶替者人头落地,更重要的是其中涉及到的各类各级官员面临的后果极其严重,轻则撤职流放重则下狱砍头。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对***的防范微细严密之程度,更是令人叹为观止。因此,此类***极少发生。一旦发生,考生及考官,罪同谋逆。清顺治、咸丰年间发生的科场舞弊案多达12人被问斩,120余人被流徙。所以说,科场舞弊已是这样处罚严厉,更不用说冒名顶替录取了。

考试中要成功冒名顶替,最重要的一点是截留录取信息。而在明清时期你若中举可能还会因为通知书过多而发愁。

李蟠文学作品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明清科举三一试,录取者少则二三十人,多者不过数百人。其考试难度远超今天的清华和北大。并且科举开始并不是升学考试,而是公务员选拔考试,考中者至少是副县级干部。

因此科举考试的结果受到了不仅是关系个人的前途,同时***和社会都高度重视。

录取的“捷报”***会排专人敲锣打鼓的送上门。

李蟠文学作品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当然如此喜事,按照中国传统对报喜的人都会给予丰厚的礼品,尤其是登科这样的大喜事回报更丰。

因此就有人打其了歪脑筋,就是在知道考试结果后,贿赂印制喜报的人多打一份,拿去报喜。一张纸又不是多贵,但回报却是丰厚的,因此越来越多的加入,主人家大喜之日又不想为此扫兴,由此只能先到者多、后到者少,于是人们争先空后前去报喜。

说起来,科举考试自隋朝起,便成为当权者选取人才的重要途径。

李蟠文学作品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历代王朝对科举考试都极为重视。由于担心出现“取士不公”的情况发生,他们都对科举考试制度进行了不断的完善。到清朝的时候,科举考试制度已经非常成熟了。

(清朝科举考试的场面)

但清王朝毕竟是满人统治***,他们更加重视国家的稳定。在实行科举考试后,他们认为考中者毕竟只占少数,而多数读书人都要面临落第的局面。

这些人由于人数众多,如果不能得到相应的安抚,一定会给社会带来动荡。所以他们为了彰显公正,便在科举考试制度中加了一条“发领落卷”,意即落第考生可以在乡会试考试后的10日内,领回自己的试卷查阅。

“发领落卷”是从顺治年间开始实施。它的实施不仅安抚了落第考生的情绪,还起到了监督考官的作用,因此一直延续了下来。

然而在嘉庆三年的湖南乡试放榜后,有个叫彭珴考生却怎么也没能在贡院找到自己的“落卷”。

其实,在放榜之前,彭珴就将他在考场上所写的文章重新默了一遍,给教授他的岳麓山院长罗徵五老师过目。

罗徵五是清朝重臣,他曾在京师担任过重要职务,此外他还做过四川学政,并多次担任会试,乡试中的主考官。

彭珴是岳麓山书院的优秀学子,罗徵五对他的文章一直评价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