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理论 > 正文

文学理论 张力

  1. 什么叫做诗歌的张力?

什么叫做诗歌张力

文/漂流的亚特兰蒂斯

诗歌的特点决定了其不能像散文或者记叙文一样,没有字数格律的限制而随意抒发自己情感。诗歌的结构比散文更为紧凑,寥寥数语便要准确表达作者想要抒发的情感。因此,几乎所有优秀的诗歌其所传递的真正意图都在字面文字之外,需要读者一起与作者完成诗歌的意境创作

好的诗歌更够激发不同读者产生不同的情感,如我们经常听说的一句话: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些能够激发不同读者产生不同情感的能力就是诗歌的张力。这点区别于打油诗或者顺口溜。

文学理论 张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张力字面意思为弹性。欧阳修在其《六一诗话》中对诗歌的张力做了很生动的解释:“状难写之景尽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意思就是说读诗如见景,诗意并不局限于文字之内,言外之意才重要。并提出了“意新语工”的理论

具有张力的诗歌需要其文字经过千锤百炼,并具有深厚的内蕴,并给人无限联想。打个比方就如一滴墨滴入宣纸,层层渗透,意犹未尽。诗歌的用于不局限于单一,稳定,而更倾向于向多义性发展。多义性既我们前文提到的张力,主要通过意象、意境或者典故等等的运用来实现。

诗歌中少言是表现张力的一种方法。直白点就是能少说就不说。比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几乎可以说是对诗歌张力的最精炼的回答,无声胜有声讲的就是“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文学理论 张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之一:“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诗的主题表达对从军的无奈和伤感,但是全诗只字未提从军,而是借用与军旅相关的意象:琵琶、关山、边关和长城等来传递作者对军旅的无奈和厌倦,当然这些言外之意需要读者自行体会。

诗词中还有一种常见的表现张力的方法,读者读之的明显感觉是作者话未讲完比较典型的例子是王维《杂诗》三首之一的:“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诗中的“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显然就是话未讲完,读者读后自然而然会在脑补他们的谈话内容,至于内容每个人当然不仅相同。这是一种比较直接的表现张力的形式

这个问题里最好提问者自己回答最好,别人怎么知道你提出这个问题,内心是怎么定义这个张力的?既然你邀请我回答,那只能按我的理解来定义了。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诗歌的张力,一,从读者对诗歌的理解来说,每多读一遍,就多一份理解和醒悟,这里有个前提,我是指那些百读不厌的经典诗歌,不是那些让人越读越糊涂的朦胧诗,那些诗歌是谈不上张力的。二,从作者来说,一首能称得上好诗的,就有多次修改的必要,我不赞成那种一挥而就的诗作,真能给人启迪和丰富想象力,能得到众认同的诗作,绝对是作者经过反复酝酿,反复修改以后才写成功的,想想看一首几十项,几百个字的诗歌,如果把以前修改过的内容加起来,是多少项,多少字,多少内容,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怎么会出现读者百读不厌,反复读呢?读者多读一遍,不就是多一层理解,多一些内容,多一份感悟,不就是多一份张力吗?

文学理论 张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歌是沉默的语言,静静的待在泛黄的纸张上,无声的传达着它出生年代的脉搏和气息。同时,诗歌又是一种有声的语言,方寸的栖息之地,标志美观的方块字,内里,却酝酿着惊天骇浪的气息和景象。而每每与诗歌不曾分离的,便是"张力"二字了。然则,"张力"究竟是个什么?从何而来?与诗歌有些什么纠葛,这些,仍然待人深究。

一、 此"张力"非彼"张力"

"张力"最早却是一个物理学用语,指的是物体受到拉力作用时,存在于其内部的一种相互牵引的力。可见,"张力"是在现实中实实在在存在的一种力。可物理学和文学,一文一理;物体与诗歌却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对应的,何以用于物理学中的词语竟用于文学中?

文学批评中时常会提及"张力",然已是二十世纪的事了。美国批评艾略特1938年曾于《论诗的张力》一文中指出:"我们公认的许多好诗——还有我们忽略的一些好诗——具有某种共同的特点,我们可以为这种单一性质造一个名字,······这种性质称之为'张力'"。他认为,诗歌传达给人的感受中,有两种主要因素在起作用,一是外延(extension),一是内涵(intension)。外延是指词的"词典意义",词的本义或者是指称意义;内涵是指词的引申义和暗示意义,有时也指其中附有的感情色彩。可见,艾略特认为诗歌的张力主要是由于语言的原因,语言有本指意义和现实延伸的外部涵义,这两种意义同时作用于诗歌之中,便形成了诗歌的张力。因此,或可大略而言,诗歌中语义结构的复杂性使得诗歌内部形成一个完整有机的结构,这个构造之中又蕴含着彼此对立或者是同向的作用力,撕扯着诗歌的内部结构,使诗歌呈现一种紧张的情势,在静态中含着一种平衡的动态。

二、"张力"的具体表现

"张力"最主要的来源既是语言,在诗歌中,又究竟是如何表现的呢?笔者仅以中国古代诗词为例,粗浅的表达自己的看法与理解。

"张力"一词,虽是二十世纪才由西方理论界进入中国批评界,然这并不意味着"张力"这一特性仅存在于二十世纪以后的东、西方诗中。以"张力"的特性观察中国古典的诗词,便会发现,多至百来字、少至二十字的方块字的排列组合中,能够呈现出一个完整的世界、流动的情感过程,甚至其中的一草一木,事无巨细,生动形象那些几百年前甚至是千年前的草木、人物,借助于文字的力量和想象的魅力,重新在世间生长,获得生命力,微风轻拂处,飘过尘封了千年的气息。一枝一叶、一颦一笑,染上了历史的尘埃、时间堆积的厚重和永不停止的生命力。

《静夜思》是一首简单的小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简单的情境,通俗易懂的语句,在我们面前勾勒出了一幅封存的画境。诗中仅写了诗人眼中简单的所见——一张床,月亮洒向人间的光,乍见之下,诗人将月光当成了是地上凝结的白霜。而一抬头,才知晓是天上的明月,却由此,禁不住的想起了家乡。月夜中,诗人望月思乡,这便是此诗最核心的图景。而这一幅简单的图景中,最吸引人的却是诗人在始终通过语言所传达出来的未言明的情绪。何以月光似霜,月光之特点——清、冷、亮,似地上霜,便说明月光拥有霜的某些特征,亦即——冷、白,因霜出现在秋冬季节,晨起或是深夜,附着于地上,冰冷。此时,李白既觉得月光似霜,亦即在表明许是夜半时分,诗人见到了铺撒在地上的月光,因冷的特点与时间的缘故,因而不自觉的以为是结成的霜。此处暗言了诗人应是失眠,且是处于低头、低沉的状态。后两句,转而写诗人抬头,望见了天上的月亮,此句的"举头",正证明了前时诗人确是低头的状态,然则诗人为何在月夜中,久醒不睡,低头思索,这却又值得探讨。眼中的天上月让诗人不由自主的想起了家乡,撇开月亮自古的思乡情缘,如此月夜,见着月亮,诗人许是在家乡亦曾见过。而或圆或缺的月亮形状,总会勾起[_a***_]的某些情绪,这个晚上,毫无疑问,它引起了李白对家乡的万般眷念之情。

可见,诗歌的语言以简练为主,而着简练的背后,蕴含着诗人的无限情绪,借助词语的排列组合,衍生出无限的可能。诗人将自己的情绪和所见的景物缩减在词语中,借助词语的多义性和情感性,小心翼翼的表达内心的情感,或忧愤深广,或新奇雀跃;他的眼中景、心中情,一一躲在文字的背后,等待着知己的发掘和感同身受。(一往文学作者:溪午不闻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