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作品 > 正文

解读文学作品的理论依据

  1. 一部文学作品在不同人眼中,背后的内涵不同吗?
  2. 建安时代的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了什么样的文学理论?如何评价?
  3. 文学理论如何学习?

一部文学作品不同人眼中,背后的内涵不同吗?

不同的人看文学作品,作品内涵都不同。

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什么还会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说法呢?这就涉及到文学常识叙事作品的几个概念了。

解读文学作品的理论依据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叙事是通过语言组织起人物的行动和***,从而构成完整的文学艺术作品。叙事作品包括叙事的语言、内容和动作。叙事动作是指讲故事的这种行为。作为语言的交流活动,叙事动作其实包含了6个参与者:真实作者、隐含作者、叙述者、接受者、隐含读者、真实读者。

这里着重说一下叙述者和隐含读者。叙述者是讲述出作品中语言的人,叙述者只是隐含作者所安排的一个操纵文本的代言人;接受者是指由叙述者所设定的,隐含在叙述动作中的倾听故事的人。很多作品中能看到接受者在叙述中被明显的提出来,比如:各位看官,今天我要给大家说一说《水浒传》中的李逵。这里的“看官”就是接受者。

有的作品中的接受者不是那么明显被指示出来,但是会经常有“对了,顺便说一下”这种句子的插入,这就是表明叙述者是在对什么人“说”着什么事情。在叙述者的心中,接受者的存在是在叙述动作的进行中被明确地意识到的一种交流状态。

解读文学作品的理论依据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虽然不同的叙述者对接受者有不同的要求,但接受者都是由叙述者所设定的,他们是隐含在叙述动作中的故事倾听者。在叙述的行为中,叙述者希望并期待自己的语言能被理解,而真正的完全理解,只存在于叙述者自己设定的理想接受者中。真实的读者(现实中客观存在的阅读作品的人) 是不可能完全达到理想接受者的状态。特别是在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读者群中,由于语境和文化的差异,真实读者与理想接受者存在很大的距离,甚至会出现各种误读和理解的偏差。

所以,作为真实读者的我们,只有尽可能地向理想的接受者去努力靠拢,这样才有可能准确地理解作品真正的含义。然而实际上,不同的读者是达不到真正作者所要求的理想接受者的水平,所以每个人因为自身的各种原因,对文学作品就出现各种不同的解读和看法,这就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原因。


题主是问一部文学作品在不同人眼中,他会产生什么样的反响或者感悟?其背后的内涵不同吗?下面关于这个问题邦尼来陈述一下我的观点?

解读文学作品的理论依据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我认为,同样的一部文学作品在不同人眼中,一定会有不同的反响和人生感悟?

文学作品是作者用创作语言或生活经历进行艺术加工写成的文本,去表达客观世界和主观认识的心路历程。即文学作品就是语言文字的艺术升华。“性相近,习相远"。每个人生下来是没有什么区别的,而恰恰是后天的学习让人各有所长的。由于每个人受文化教育程度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从而所产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也不一样。所以,一部文学作品在不同人眼中,千人千面,一千人一个不同感。即便各位读者从中发现大彻大悟的哲理也会不同,或者醍醐灌顶的反思也是不一样的。

二.背后的内涵不同吗?

内涵,内涵是什么?内是内在的,里面的或看不到摸不着的。涵是涵养,内涵指的是一种抽象的但绝对存在的感觉,是某个人对一个人或某件事的一种认知感觉。但从广泛来讲是一种可给人内在美感的概念。我们每个人的感知感觉能力是有差异,而且内涵这玩儿可不是表面上的东西,而是内在的,隐藏在事物深处的东西,只能去探索、挖掘才有可能看到。而针对于背后的内涵不同吗?

纵上所述,背后的内涵也是不同的,一部文学作品在不同人眼中,所看到的,想到的,认识到的,学习到的都会有所差异。这就深刻的反映折射出每个人的立身处事,成长经历,交友说话,生活习惯,心理调节等等各个层面的不足之处。

一部文学作品在不同人眼中,从背后的内涵中深度启迪广大读者在生活中,要经常去学习。一份耕耘才有一份收获!哈佛大学广为流传的一句格言:“忙完秋收忙秋种,学习,学习,再学习!

是的。是这样的。

正如我们每一个人去看一个物体。我的眼里看到的是圆的,而另一个人很可能从另一面看到的是扁的,这都取决于个人的看法视角,从来没有特别一致的观点。

所以也才构成了我们这个大千世界的异彩纷呈,多姿多彩。

不用说,每个人的受教育程度都有所不同,而且个人的理解能力也是千差万别,这就自然的造就了文学作品的理解力不同,解读视角差异。

而所谓的作品背后的内涵,无外乎每个人在读取这部作品的时候,肉眼看见的和心中所念的是不是很好的吻合在一起,是不是和心中的企念达成了一致。

但大体的感悟和领略是不会有太大差异的。有的也只是局部的、有限的空间里感受到的差别,前提是这篇作品不是诘屈聱牙的晦涩难懂。

最最主要的,还是要看我们选取的读书视角。比如毁誉参半的《金瓶梅》,有的人看到了骄奢淫逸,有的人看到了纸醉金迷,有的人看到了诲淫诲盗,有的人看到了腐朽没落,这就是个人眼里因为视角的关系而所看到的内容涵义。

尤其是一些争议较大的文学作品,更是很少有意见趋同甚至看法一致的现象,就是因为这样的作品实在难懂,需要平心静气的读上好多遍,才可能发觉隐藏在作品深处的意蕴来。比如我们大家都在议论或评价的《红楼梦》,就是这样的一部文学作品。有的人只是看到了表面的卿卿我我,有的人透过卿卿我我却看到了沉溺的无尽奢华,还有的人,通过文本阅读,却看到了封建制度和富家子弟沉沦奢靡的必然结局──这都是由于个人的视角原因,而能读到和感受到的作品内涵。

所以说,一般性的文学作品,通俗易懂的描绘,不会本身设置多少阅读障碍,若是文学功力深厚的作者,经常在色彩斑斓的叙述中,掺杂进作者不显著的创作意图,隐藏于可见的字里行间,却很容易是阅读者混淆视听,致使判断上出现偏差或失误,这也是常有的文学现象。


这个不能一概而论,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人的文化构成、认知水平等不同,对同一部文学作品可能会有不同的认识。另外,“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立场、出发点不同,也会存在不同的认识。

但最终只要有理有据,都不会相差得太远,也即大体上是差不多的,不会差异太离谱。

具体分析如下:

一、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作者写出一部作品,最终这个作品的接收者是读者。在这个创作与接收之间,由于读者千千万,读者阅读的输出不是机械地反映,而是有目的、有预期的。读者的文化程度、知识构成、文化传统、文化偏好、所处环境不同,另外读者的阅读期望,也即想要在阅读中过得什么样的信息也有所不同,所以都会导致同一部作品在不同人眼中,其内涵有所不同。另外,作品的魅力,并不是完完全全反映现实,有时也会通过想象,有一定的突破,这也容易造成不同的理解。所以不同作品,在不同人的眼里可能内涵不同,也就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举例子:

1、对于《红缕梦》,经学家看到《易》,道学家看到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到排满,留言家看到宫闱密事。

2、盲人摸象,摸到腿的说是柱子,摸到身躯的说是墙壁,摸到尾巴的说是一条蛇……

3、比如吃同一道菜,有人说好吃,有人说难吃,有人说一般。

二、一千个哈姆雷特还是哈姆雷特

每一个人自出生到长大,成人到回归大地的过程中,身心都会受到各种内外因的影响,所以每一天的你都会有不同的人设变化。

这也就确定了,世界上不存在身心完全相同的两个人。

当我们在看文学作品中的各类角色时,会对某些角色产生代入感,而由于每一个人的人设都不一样,所以对角色的理解和感受也就变得不同了,甚至是同一个的你在不同的阶段去代入书中角色时也会有不同的感受。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书我们能够看很多很多遍,也不觉得厌倦的原因了。

建安时代的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了什么样的文学理论?如何评价?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了写文章“本同而末异”的观点,文章的本质即是用文辞表达思想感情,而具体的体裁和[_a***_]是可以根据需要不同。就是说写文章最主要的还是立意,要言之有物,至于什么形式、词藻是否华丽在其次,根据需要而定。当然不同的人写文章风格各不相同,这是由一个人的气质决定的,既“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至。”,别人教不会的,勉强不来的。写文章,有感而发,先把意思说明白再说,至于能不能成为传世之作?能不能成为文学巨匠?呵呵,努力吧!但没事多写写文章是好事,不要把时间浪费在争名夺利上,那都是竹篮打水,毫无意义。因为曹丕还说了:“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长期,未若文章之无穷。......”。

曹丕的《典论》提出了"本同而末异"的文学创作观点。文章的"本"就是文章的主题,文章的主题思想一旦确定,就不能随意更改,至于如何表现主题,***取什么方法,用什么文学形式是可以变化的,因人而异。也就是说文章的结构形式是变化多端的,每个作者都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样式来表现主题。

建安时期政治上的风云人物和文坛上的领袖曹丕,赋诗作文,对历史和现时的文学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思索,并将自己的思考成果写入了《典论.论文》这篇文章,此文虽然简短概括,但对一些问题的思索可谓深邃独到。成为我国文学批评历史上第一篇纯粹的文学理论专论。

此文主要阐述了以下观点:

1.关于文学批评的态度和原则问题。批评了两种不良倾向“贵远贱近,向声背实”和“暗于自见,谓己为贤”,提出了“审己度人”的批评标准

2.“建安七子”论。具体分析了“建安七子”每人的文风。

3.“文气说”。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主张,认为作家不同的天资禀赋,才情气质决定文章风格特征

4.文体论。论述了四类八种文体(包括诗赋一类的文学体裁和铭诔一类的应用文学)不同的写作要求,肯定文学作品特有的形式之美

5.文章“不朽”说。视著述文章为事业,将其提到“经国之大业,不朽之事”的高度。

由于建安以前,文学受经学束缚,少有独立地位。盛极一时的汉赋,竟被扬雄斥之为“童子雕虫篆刻。”然而,曹丕却认为文章有两大功能:一是“经国之大业”,有利于国家;二是“不朽之盛事”,有益于自身。据此,曹丕号召作家要以古代圣贤“不以隐约而弗务,不以康乐而加思”为榜样,努力改变目前这种“贫贱则慑于饥寒,富贵则流于逸乐”的精神状态,培养自己具有一种超功利的审美心态。这充分表现了他的远见卓识,也是当时文学趋向自觉的深刻表现。

由此看出,《典论·论文》冲击了汉代后期统治文坛的陈腐观念;总结了建安文学的新特点和新经验;开创了解盛极一时的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之先例。所以,《典论·论文》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标志着我国古代文论开始步入自觉期。

正如我国现代著名哲学家李泽厚所说:“曹丕所以讲求和提倡文章华美,是与他这种对人生‘不朽’的追求(世界观人生观)相联系的。文章不朽当然也就是人的不朽。”这反映了曹丕同时代人,由于“文学的自觉”所带来的人的新觉醒。人们已不满足于生前的建功立业,而是思索和追求死后怎样才能“不朽”。可见,“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两者之间,确乎体现了文学的功利目的和审美的的历史统一。毫无疑问,曹丕《典论.论文》所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对文学批评史的意义也是极为深远的。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了两个文学理论。

一、他分析了自古“文人相轻”的观象,提出了关于文学批评的态度和原则。他的观点,是在分析“文人相轻”的过程中产生的。

首先,他分析“文人相轻”的原因。他说文章有各种体裁,各种体裁都擅长的人是少有的。人们总是以自己所长轻视别人所短。他以“建安七子”为例,这七个人在文坛上是齐肩并驾的,但他们却各有所长,如王粲擅长辞赋、徐干有齐人的舒缓习气等等。

接着,他阐述“常人贵远贱近……”人们往往看重古人,轻视今人,好追逐名利又看不清自己的弊病,于是就认为自己是最贤能的。实际上“文本同而末异”,就是文章的本质虽然相同,体裁却不相同。体裁不同,表现的形式是有差别的。如铭文、诔文崇尚事实,诗、赋应该辞藻华丽等。

最后,他阐述“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他的意思是说,人的禀赋、气质、个性是不同的,这样的差异,不是后天的努力就能弥补的,即“不可力强而到”。这些差异,也会在作品上表现出来,因此也就出现了个人擅长的领域有差别,作品的风格也有差别。

从曹丕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归纳出他文学批评方面的观点和原则,即个人擅长、文章体裁、作品风格等是因人而异的,所以不能因为自己所长,而轻视他人所短。

二、他提高了文学的地位,肯定了文学的社会价值。他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他认为,文学是治理国家的大事业,而且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荣华富贵也有尽头,只有作品及作品的思想,能流传后世。

《典论·论文》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为在它之前还没有精心撰写的严格意义上的文学理论专著。它的产生是中国古代文论开始步入自觉期的一个标志。曹丕对文章的价值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崇高评价,对文学创作发展有重大意义和影响。


文学理论如何学习?

最重要的是第一:要多读经典名著(文学原著),为理解理论培养土壤,为运用理论备好资料。理论离开名著(原著)谈何理论运用,谈何文学批评,离开名著根基去谈理论写出来的文学批评只是概念堆砌,内容空洞,缺乏创建。其实这在文学理论里也是一流派“文本细读”,新批评的理论,主要是大神F.R.利维斯一脉,大神有著作伟大的传统》,国内陆建德先生对其介绍推崇较多。陆建德先生的小册子《麻雀啁啾》也是一本很好的书。关于如何界定文学经典,很多人给出了界定或看法,比如弗吉尼亚 伍尔夫和T.S.艾略特等都有不错的看法。第二 学习不同著作者的中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史。对文学的发展有一个基本的历史概念,古今中国文学史是为了有一个纵向的概念,外国文学史为了获得横向比较的视角,将研究对象放在这个坐标轴里考虑我觉得可能会有一个深刻的角度。第三 多读古今中外宗师级的文学理论著作,从理论树干入手,不至于被发散的理论搞懵,建立好源头的理论概念再挑看比较好的理论发展者著作丰富树干,拓展视野,增进文学趣味。第四 挑一个感兴趣的课题练练手。切入口小的,能谈深问题看法的作品,作家,流派等练手对检验自己的积累成果有很大帮助。第五 看书多交流,多读几遍,记笔记,摘录,批注(仅限自己的书)等笨方法还是很有必要的。

以上为本人拙见,希望不会误导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