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理论 > 正文

文学理论规律性问题

  1. 《道德经》中“和大怨,必有余怨”是指纠纷还是问题?问题能够“一代传给一代”吗?
  2. 传统文学将来会被网文顶下去吗?二者孰优孰劣?

道德经》中“和大怨,必有余怨”是指***还是问题?问题能够“一代传给一代”吗?

看了所有解答,感觉没有说到点子上。

“和大怨,必有余怨”出自《道德经》第79章:

《道德经》几乎每一章,都在阐述老子的核心思想——无为,本章也不例外。“无为”的含义非常丰富,本章所指的“无为”,意为“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文学理论规律性问题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和大怨,必有余怨”,类似于民间所说的破镜不能重圆。感情伤痕,是最难愈合的。那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当然是不结怨,因此,“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圣人是有德之人,“有德司契”。契,就是券契,欠款的凭证。

“无德司彻”,“司彻”正是大怨产生的根源。彻,是西周时期的一种田税制度。旧注:“什一而税谓之彻”, 即抽取十分之一的税。

司契,手握讨债的证据而不用,当然不会有民怨;司彻,凭借收税的权力不断搜刮,不管有钱没钱,都得交税,百姓当然容易积怨。

文学理论规律性问题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不过,国家不收税肯定也是不行的,那怎么办呢?只能是尽量少收税。

论语·颜渊》篇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道理:

——鲁哀公问有若:“年成不好,国家用度不足,如何是好?”

文学理论规律性问题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先从你的问题字面做理解。

“怨”,可以理解为***,也可以理解为问题,就看你把这句话用在什么情况下去讲喽!

问题一代传给一代?这个问题是啥意思呢?父债子偿吗?有些东西是可以遗传的啊,如果你说的问题是遗传性问题,或者家族兴衰什么的。有些东西是会延续下去,甚至在现实生活中,坏的问题比好的习惯更容易一代一代传下去。

再去看《道德经》中的这句话。

就我的理解,整章所要表达的意思,应该更多的是以下几点:

1,人世间不存在完美。现实中有人标榜自己是“完美主义者”,其实不是追求完美,而是苛刻,甚至刻薄;再怎么努力,总有那么点小缺憾;

2,不要去求全责备。没有圆满这一说的,就算有,也就是那么一瞬间的事情,不圆满是常态。所以我们必须接受这个现实;

3,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守住大的原则,就可以了,不要过分的去责备别人或者整个社会有个笑话,说在春天,有人穿棉衣,有人穿短袖,当两个人迎面走过之后,彼此肯定会在心中送给对方一个“SB”。哈哈。

但是,这里也有另外的一层意思,作别老好人。道家的学说,千万不能一个思想看,得理解阴阳随时互换的概念。如果你说不要求全责备,那我谁也不得罪,看着啥都好,行不行啊?不行,肯定不行。随波逐流和顺其自然是完全不同的境界!

4,做个好人,多做善事。老天爷不会保佑任何人,也不会加害任何人。但是天道轮回,因果报应还是有的,毕竟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嘛!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等造成别人对你有很大怨恨的时候,再去调和,必然会留有余恨。这样做是不能调解好矛盾的。因此圣人只是手持证据,用事实说话,并不苛责于人,这样就有效地避免了怨恨。所以说有道德的人讲证据,无道德的人讲道理(非要说个明白)。自然之道虽没有偏私,但却常常与人为善。

《道德经》在本人看来是一部有关领导艺术经典,并非修道修神仙的经典,它的思路全部围绕着易经乾坤两卦的含义展开,也正因此本人认为老子对易经的理解比较可取,整部《道德经》的论述,基本遵循了乾坤两卦所描述的规律性,但因后人不解易经,故对《道德经》的解释也出现了偏离。《道德经》中的“道”,就是对事物实施操作的正确方法,之前问答中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就是对操控者指出的最理想操作方法,这里的“和大怨”也是一种操作,“和大怨,必有余怨”是现实中普遍存在的现像,过去如此,现在仍然如此,这种情况本身就是一种规律性。这句话用现代白话描述就是:对于两个已经结下深仇大恨的人,权威人士或说有公信力的人士对之进行调解,使双方同意放下仇恨,他们或可以答应不再相互寻仇,但要完全消弥他们心中的怨很是不可能的,故曰“必有余怨”。用语直白,并无玄奥。

此言语出《道德经》第七十九章,讲的是有德之士与无德之人处世的心态与作为。

世人因为私心过重,喜欢争强好胜,所以常常为某些不如意的事情而发生争执,甚至彼此结下仇怨,怀恨在心。像这种事情,都是因为双方自负心甚强,才产生如此的结果。因此,纵然是有人出面调解,希望彼此能了结恩怨,可是双方仍然会有些不愉快的心情隐藏心中,还是难以彻底化解的,所以这种和解,只是勉强的和解而已,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

然而,有德之士的圣人,他的心虚静恬淡,淡泊名利,不为天下先,不与世人纷争计较,为而不争。若是有恩于世人,也不挂在心怀,就好像是放款的官员,尽管发出款项,亦没有舍不得的念头,亦没有回报的思想,这样的作为怎么会产生争执,结下怨恨呢。

所以,像这样有德之士圣贤的品行,应该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这样的德性是令人钦佩的,因为天道无亲,它养育万物是不分亲疏贵贱的,同样的施予恩惠。因此,世人应该学习天地圣贤的德性,然后你就是上天的知己,跟天地圣贤一样拥有一颗大公无私的心,世界自然和平。

传统文学将来会被网文顶下去吗?二者孰优孰劣?

感谢邀请。传统文学如饕餮的精神盛宴,它曾经在如饥似渴的时代里填补了人们空虚的灵魂,而网文则很像是让人眼花缭乱的快餐,人们浏览网文就像美食家一样不断浅尝辄止,迅速消化与吸收、抛弃与更新、理解与遗忘。

这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手机越来越职能化,网络从2G到5G,高铁,超音速飞机,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快,多媒体、流媒体;博客、电子小说,早已不是发黄的巴尔扎克可以只手遮天的年代。有那么多Flash、视频和音频,无论是等餐、乘车、休息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阅读知识、技术与观念的更新使人们的阅读变得更加方便和个性化。一灯如豆,一杯香茗,捧一本厚厚的名著,独享一个静谧的夜,这样的画面将越来越稀缺,越来越奢侈。

在这个获取资讯空前便捷的时代,个人的知识体系、认知度和价值观正在遭到前所未有的瓦解,各个年龄代际间有不同的知识语境和话语系统,传统文学要与时代同轨,就必须融入现代元素,不断地在传承中创新,就如谭维维把古老的华阴老腔与现代摇滚相结合,让所有人耳目一新,让古老的艺术再现神奇光辉。

传统文学与网文之间并不矛盾,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心情在不同的读本之间进行选择,在不同的载体之间进行过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