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流派 > 正文

张贤亮文学流派类别

  1. 很多人说陕西,四川和山东的文学底蕴是全国最高的,出作家量多,你怎么看?

很多人说陕西四川山东文学底蕴是全国最高的,出作家量多,你怎么看?

这个还是得看什么时候吧,如果现当代,当仁不让是陕西,柳青、高建群、路遥贾平凹、二月河、孙皓晖等等,一批人都是国内知名排的上号,甚至是能够扛现当代文学之鼎的。

其他省例如四川、山东自然也是不错,山东一个莫言就顶起半边天,此外还有季羡林梁晓声、张承志、臧克家,四川也有巴金刘心武、流沙河。

而其他身份也不会差到哪去,湖南有丁玲、田汉、沈从文;海南一个韩少功;浙江鲁迅矛盾木心;江苏的钱钟书;黑龙江的迟子建;北京老舍王小波史铁生、王朔;上海张爱玲余秋雨等等等等。

张贤亮文学流派类别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数不清的,不过目前来看,对作家最为尊重,对文学最具热爱,文学氛围最浓的,可能还是得陕西。我一些陕西的朋友,包括农民工,***都能说出几个作家的名字,都能讲几个作品里的故事。还有些人生活的特别苦特别差,竟然也保持着热烈的文学梦。这个在全国来说,或许就是陕西最明显了。其他地方真的不如陕西。

文化人尤其是作家在陕西,在西安不是社会地位很高而是最高。这就是当地最明显的风土人情,当地人从小崇尚文化,尊敬文人。当政者或社会名流能跟作家,画家,书法家,音乐家,秦腔名家等有交集,这些会成为显示其社会地位的谈资,这就像北京的名流跟明星,戏子有交际来显示其社会地位。陕西文化人最大的特点就是低调,关心底层老百姓,这些都是老传统。我早前看过上海作协主席陈村写的一篇文章,特有意思。详细内容记得不太清楚,大概的意思是:陈老师有一次到西安来,跟贾平凹老师一起到街上溜达。贾老师从走出家门不停地与人打招呼,从左邻右舍到看门的大爷。走在街上商家,发***的,巡逻的,扫地的等对贾老师要不摆一下手要不点点头,贾老师不停地点头回应,差肩而过的小青年会说一声:贾老师好。把陈老师惊到的是竞然有几个年轻人说了一声:"贾老师好,陈老师好。;陈老师感叹在西安大街上竞然有陌生人认识他,在上海他的邻居都不认识他。有意思吧。

别的不敢说,就拿我们陕西来说,文学底蕴是非常之高的。据统计,在我国现阶段许多的大学、城市图书馆的图书借阅榜中,《平凡世界》《白鹿原》等作品几乎一直都占据前五。浙大连续6年来的借阅榜中,《平凡的世界》都霸榜榜首。

张贤亮文学流派类别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陕西作家的代表人物,有着“前三家”和“后三家”的说法。“前三家”即指柳青、杜鹏程和王汶石,后三家则是我们现当代所说的“三驾马车”的路遥、陈忠实和贾平凹。这六个人的名字,即使是普通老百姓也知道个一二吧。

柳青的《创业史》、杜鹏程的《保卫延安》、王汶石的《阿爸的愤怒》、李若冰《的柴达木手记》,这是老一辈作家中的代表作品。其中柳青的《创业史》可以影响了陕西文学新一代。“后三家”的作品无一例外都受到柳青的影响。

1992年前后,著名作家路遥、邹志安、杜鹏程相继去世,陕西文学却迈向了国内文学的巅峰。***实《白鹿原》、贾平凹《废都》、高建群《最后一个匈奴》、郭京夫《八里情仇》、程海《热爱生命》几乎同时出版

张贤亮文学流派类别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下图是路遥葬礼)

天才作家红柯的《天下无事》,女神作家冷梦的《天国葬礼》,法学教授孙皓晖的《大秦帝国》、青年作家秦岳的《青苹果树》、安黎的《时间的面孔》、冯积岐《村子》。

陕西、四川、山东的文学底蕴全国最高,出作家量最多,这个是谁说的?哈哈。

简单说,大家不要以为谁出名,谁得了文学奖,谁就是很厉害,是牛人,这个可能是错误的。因为,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对艺术的判断,非常明确的理解与判断,而不是跟着别人去说。

我举一个例子,湖南有一个沈从文,有一个残雪。我觉得,从艺术的维度上讲,沈从文对乡士的描写,残雪的探索精神,已经都是具有开拓性质的,已经是属于中国近当代最顶级的作家。

还有一些地方,比如浙江,山西等地的一些作家,我觉得,近现代以来,他们比四川、陕西、山东的一些作家还要印象深刻。

若说说陕西,四川和山东的文学底蕴高,出作家量多倒也不***。

茅盾文学奖得主有简阳人周克芹,刘心武成都人,马尔康的阿来,似乎也不少。只是当代著名的川籍作家,相比陕西的贾平凹,山东的莫言似乎缺乏文坛举鼎者。

作家有国界,作品有故乡。莫言的高密,贾平凹的商州,王安忆的上海,老舍的北京,总在笔下的人物背景里。

早年巴金的三部曲《家》《春》《秋》,也不比张爱玲,沈从文,老舍他们,散发着乡土情,总能分辨出浓浓的故乡味。

这大约与他们的经历有关,从四川走出去后才有机会成名,对故乡感觉淡漠。刘心武亦自幼定居北京。倒是「死水微」出川后,又将「窠巢」扎根川西坝儿的李劼人,川味十足。

与陕西山东的作家相比之下,川籍作家不是那么眷恋乡土,这当然有历史的原因。

李白诗《蜀道难》曰:“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四川给人什么样的印象呢?古人说“天府之国”,又说“扬一益二”,在历史上四川是一个[_a***_]特殊的存在,因其地理优势得天独厚,战火很难烧到四川盆地,有"天下已乱蜀未乱"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