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作品 > 正文

景点文学作品

  1. 除了《老人与海》,海明威还有哪些经典文学作品呢?

除了《老人与海》,海明威还有哪些经典文学作品呢?

海明威(1899—1961),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郊,1961在家中***身亡。

小说家海明威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绘画,曾作为红十字会车队司机,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长期担任驻欧记者,并曾以记者身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在艺术上,他那简约有力的文体和多种现代派手法的出色运用,在美国文学中曾引起过一场“文学革命”,许多欧美作家都明显受到了他的影响

中篇***《老人与海》是海明威最著名的作品这部***创下了人类出版史上空前绝后的一个纪录:出版48小时售出530万册!作品在当年就获得了普利策奖,两年后又获得了诺贝尔奖。

景点文学作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海明威除了《老人与海》还有很多优秀的经典作品。比如,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有钱人与没钱人》《丧钟为谁而鸣》《过河入林》《岛在湾流中》《伊甸园》《乞力马扎罗山下》,短篇小说集:《三个故事和十首诗》《雨中的猫》《在我们时代里》《没有女人的男人》《乞力马扎罗的雪》《胜利者一无所获》《第五纵队》《海明威短片故事全集》《海明威故事选》,其他:《非洲的青山》《流动的盛宴》《危险的夏天》。

对于海明威的评价,正如约翰・肯尼迪总统的唁电所说:“几乎没有哪个美国人比欧内斯特・海明威对美国人民的感情和态度产生过更大的影响。”他称海明威为“20世纪伟大的作家之一。

我知道的还有《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伊甸园》 《死在午后》、《有钱人和没钱》、《乞力马扎罗的雪——海明威短篇***精选集》。

景点文学作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其中《永别了,武器》又译《战地春梦》,海明威用精炼的语言,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批判战争的荒谬、虚无和非理性。***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在意大利军中作战的美籍救护车司机中尉弗利德利克·亨利的角度进行叙事。书名取自16世纪剧英国作家乔治·皮尔的一首诗。

《永别了,武器》以反对战争的鲜明主题和成熟的艺术技巧产生了极大影响,最大程度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青年一代的彷徨和惘然若失的情绪,很快风靡全世界。再版几十次,译成了几十种语言发行。正如英国作家贝茨所说,他那简约有力的文体引起了一场“文学革命”,在许多欧美作家身上留下了痕迹。他将朴素的现实主义和诗化的语言结合来表现强烈的反战主题,同时讲述了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带着两次世界大战间最引人注目的时代意识,他的幻灭性气质和高超的文学技巧影响了整整一代作家。尽管作品具有现实细节的无情刻画和悲剧性结尾,仍不失为一部理想主义之作。这部***曾经被改编剧本并被拍成电影,极富震撼力。

海明威的作品大多数都可一再翻阅。我翻得最勤的是上海文译出版社出版的《海明威短篇***全集》,在这本书里学到许多写作技法。

景点文学作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例如海明威的冰山理论,看他的长篇***的话,因为篇幅的关系,一下子很难把握住***的结构。在把握不住结构的情况下,想要准确的理解作品的主题,将会变得十分不容。更不要说理解,他的冰山理论了。

短篇***因为篇幅短小,因此结构上比效容易把握。稍微有心的话,即可看见整个故事的结构。在掌握结构的情况下,再去找出其中被作者有心省略的部份就容易多了。知道作者如何写成的,自然对作品的理解程度也就加深了一分。

另外,海明威的短篇***和他的长篇一样优秀。推荐其中的一篇《岔路口感伤记》。这篇短短的***中,海明威把战争的荒诞、残酷、惨烈、恐惧以及作者对战争强烈反感都真实准确的表现了出来。

《春潮》

The Torrents of Spring

1925

《太阳照常升起》

The Sun Also Rises

1926

《永别了,武器》

A Farewell to Arms

1929

《有钱人与没钱人》

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在我们的时代里》于1925年出版。40年代出版成名作《太阳照样升起》,描写战后一批流落欧洲的青年的迷惘、彷徨和幻灭感,***被称为迷惘的一代代表作。短篇***集《没有女人的男人》(1927)和《胜者无所得》(193)塑造了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硬汉性格”,确立了他短篇******的地位。长篇***《永别了,武器》(1929),以他在意大利战场的经历为背景,描写一对恋人的幸福被战争摧毁的悲剧;《丧钟为谁而呜》(1940)以反***主义为主题,描写一名美国志愿兵在西班牙内战中的英勇牺牲精神。这两部反战***被誉为现代世界文学名著。中篇***《老人与海》(1952)描写一个古巴渔民面对失败时的顽强拼搏精神,此书获得普利策奖。其他作品还有《死在午后》(1932)《非洲的青山》(1935)、《有的和没有的》(1937)《过河入林》(1950)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