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理论 > 正文

文学理论赏析望岳这首诗

  1. 如何赏析唐诗《望岳》?

如何赏析唐诗望岳》?

《望岳》是唐代诗人杜甫泰山之作。作者先从山下岱宗庙望去,”齐鲁青未了”,泰山郁郁葱葱,蜿蜒于齐鲁大地,再一步步走近泰山,感受其巍峨雄壮。“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登山而上,泰山耸入云峰,诗人如在云中,飞鸟就在身边,“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最后登上山顶,“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两句成为千古名句,表达了诗人积极向上的豪情壮志,说明了只有努力奋斗,攀登上高峰,才能看的远大,领略成功的喜悦。

中国文化中,特别是汉族文化中,有五岳的说法。这是中国境内的五座名山。一般来说,五岳是中国政治的祭祀文化和道教文化的结合体。


人们常常用一个字来描述它们的特点。比如,东岳泰山之雄,西岳华山之险,中岳嵩山之峻,北岳恒山之幽,南岳衡山之秀。

文学理论赏析望岳这首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所以,中国古代诗文中,写五岳的名作很多,其中以望岳为题的,光诗圣杜甫就有三首,这三首诗写在不同时期,有杜甫年少轻狂意气风发的时候所写,也有写于生命的暮年之时,分别有不同的心境和人生体验。

杜甫一生颠沛流离,没过几天好日子。但在杜甫的青年时期,杜甫还是个热血青年,他有着远大的理想,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他,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愿望,希望能像自己的祖上一样,登堂入室。

而望岳,则集中体现了杜甫年轻时代精神风貌。

文学理论赏析望岳这首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文学理论赏析望岳这首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谢谢悟空小秘书邀请。

杜甫《望岳》是首仄韵五言古诗: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曾,通层。眦,zi去声,眼角。

本诗大意,个人理解:

泰山何壮丽?齐鲁一明灯。

秀丽神韵天造化,南北晨昏两分明。

想必很多热爱诗词的朋友,都会对这样一联诗句有耳熟能详之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对,这联让人听来如雷贯耳的诗句就来自于杜甫的一首五律《望岳》。到底该怎样透彻地赏析这首诗?怎样从诗中领略大诗人杜甫那非同一般的胸怀与气魄?不才将对《望岳》这首诗作出以下解析,以便和同好的朋友相互切磋。

望岳

唐 ·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为了更好的赏析这首诗,我们需要对诗作的创作背景有一番了解。此诗作于唐玄宗***24年(公元736年),是杜诗中现存最早的诗作。***23年(公元735年),诗人到洛阳应进士之考,结果不幸落第。于是,心中怅惘的诗人决定通过漫游山水来排遣落第的苦闷。当行至齐鲁境内,面对巍峨壮阔,高耸如云的泰山时,意气风发的年轻诗人不由地心潮澎湃,他仿佛是受到了神灵的启示一般,豁然焕发了要征服众魁的雄心壮志,于是挥毫泼墨,豪气地写下了这一首震撼了无数读者的五律绝篇。诗人当时胸中究竟蓬勃着怎样令人振奋的遐思呢?愚释义如下:

众位觉得五岳之首的泰山到底如何巍峨呢?看吧,它磅礴浩大的气势绵延贯穿齐鲁仍不见竭境!大自然大概是把所有的神奇灵秀都给予了泰山吧,它庞大的身躯简直把山南山北,分隔成了晨昏之别。层层升起的白云荡涤着我胸中郁结已久的千沟万壑,我不由张大了双眼,要把山中所有的神奇峻秀都一次看够!我想我一定要登临上这一座巍峨的山峰绝顶,到那时我将放眼群山,尽情饱览天下群峰尽收眼底的傲然气象!

一向倾慕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风格。这种风格在这首五律中可谓发挥得淋漓尽致。全诗按照由远及近、由实入虚的顺序,不仅用自己如椽之笔尽绘了泰山奇绝雄伟的自然景观,也借此诗抒发了自己要征服一切困境,登临人生巅峰的豪情壮志。因为此诗豪迈的气势,卓绝的创作风格,被后人誉为唐五律中的“绝唱”,并被刻石为碑,立于泰山之麓,必将与泰山同垂不朽!

《望岳》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共有三首,故又称“望岳三首”,分别为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第一首《望岳》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第二首《望岳》为咏华山之作,流露出作者官场失意之情。第三首《望岳》则咏衡山,流露作者的爱国忠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