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理论 > 正文

儒家美育观与文学理论答案解析

  1. 教育的本质是“传道受业解惑也”吗?为什么?
  2. 为什么朱光潜的《谈美》给人感觉十分扯淡?

教育本质是“传道受业解惑也”吗?为什么

首先,我们先探本溯源一下,看看这个词如何产生的?

“教育”这一词的汉语最早来源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在过去“教”和“育”是两个词。

儒家美育观与文学理论答案解析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其他的古籍上也有不同的见解:比如《学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说文》“育,养子使作善也”;所以简单的根据古籍和古人的说法理解——“教”传授,指点的意思;“育”培养,引导。那么综合起来“教育”的含义——知识,经验、技能等进行主动的或者被动的一个输出过程。

其次,传道受业解惑,这是韩愈的见解,在《师说》里发表出来的。那么这句名言跟教育什么关系呢?教育是个词,学校是个教育的场所,老师是教育的输出者。三者的关系就是这么简单,如果再加上学生,那么就是教育的转化输入端。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教育体系四要素的闭环!

最后,关于教育的本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传道受业解惑,可以说是教育的标准,对于学校和老师还有学生来说。也是教育的操作流程。

儒家美育观与文学理论答案解析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只不过古人的教育理念、方式、方法及师资、教学机构和现在有所不同,所以无法准确地去定义它就是本质或者目的。

而且我相信随着教育的发展,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意义形式存在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更是很重要的问题。

儒家美育观与文学理论答案解析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教育的本质首先是培养孩子成人,培养德、智、体、美、劳等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人。为家庭的传承,为社会的发展,为国家需要

“***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我们的祖先早就把德行排在第一位,而孝为德之本,所以,教育的本质首先是培养有德行的人。

传道,授业,解惑,道是规律,万物运行都有自己的规律。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些都是古圣先贤告诉我们要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传道,就是教授后人做人做事的规律。然后才是学业并解决疑难问题,从无知到有知,不断拓展认知边界,不断成为社会集体生态链一个良性运转的组合。

教育,我们应该,先“道”,再“法”,后“术”。

教育的本质是爱,是唤醒,用心唤醒另一颗心,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好答案来自好多答案,共同探讨,不断求知。


教育的本质是“传道受业解惑吗?为什么”

是的。

教育的意思,“教”是上行下效,教者以正确的方法、方法给后人、学者作出榜样,后人、学者按照教者的方法言行接受学习、理解、解惑、力行、受益、利世。

“育”是化育,用教者的方法、言行,对后人、学者进行化解疑问、培育。

一般人都非生而知之,都是学而知之。只有通过名师的教导培育,人才能达到《大学》中所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那天两个字合起来就是教育的意思,不难看出,教育的本质实在就是“传道受业解惑也”,目的是“明明德”,然后方能亲民,方能止于至善。

实现的方法,就是格、致、诚、正、修、齐、治、平八字真言。

教育的本质是反映事物规律稳定的普遍性、客观性和科学性,传递社会生产实践生活经验,提高人的知识水平,促进人的发展,培养该社***需要的人才。传道授业解惑,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师说”里提出的。传道,就是给学生传播道理、指明方向、灌输道德。授业就是给学生传授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解惑就是解释疑难问题,解除迷惑。韩愈所说的“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不无道理。只是除了韩愈说的,我们还要结合当今社会和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要培养学生具有德智体美劳的新时代人才。所以要求老师言传身教,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使学生们健康成长与发展,用自己的良好品质与精神气质去感化学生,逐渐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形成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学生具怀家国情怀,爱党爱国爱人民,学成为国,服务人民,使我们的国家科技发达,军事强盛,震慑一切帝国主义

为什么朱光潜的《谈美》给人感觉十分扯淡?

朱光潜先生美学研究是站在东西方的交汇处,在比较之中形成的。他是桐城人,古典文学是他骨子里固有的,又在欧洲游历,学习了多年,所以,他的美学是”双下锅“,”两河水”。我买了他的《大美人生》,《无言之美》,《温和的修养》,《谈美书简》等。看到您提出的问题后,吓了一跳,怎么会有人说”扯淡”呢?可是,读朱光潜的书已是十年前的事了,大约的印象是不能用来谈问题的,我找出了他的书,好在,当时对自以为重点的地方,有标注,现在抄下几行,供大家分析认识。《美的印象》摘自他的《文艺心理学》,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最无限,最自由的莫如心灵,所以最高的美都是心灵的表现模仿自然,绝不能产生最高的美,只有艺术里面有最高的美,因为艺术纯是心灵的表现。艺术与自然相反,它的目的就在超脱自然的限制而表现心灵的自由。它的位置高低就看它是否完全达到了这个目的。诗纯是心灵的表现,受自然的限制最少,所以在艺术中位置最高;建筑受自然的限制最多,所以位置最低。”他的这一段话,让我们很形象的懂得了一些美学,但是,这看似浅显的道理,却是他在对西方美学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加上他的骨子里的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他的思考锤炼才产生出来的,不是随性的,含糊的,语焉不详的。他比西方的许多美学***,更有耐心和理性,他比王国维在美学方面又有更多的思考和参照,除了因为他亲身游学欧洲以外,他活在世上的时间也长,这都为他系统的研究中国美学,提供了先决条件。他能编著《西方美学史》,你能估量到他的功底了吧。他在《乐的精神与礼的精神》一文中,提炼出了和静,秩序,来说明儒家是怎样看世界,和期望世界的。总而言之,朱先生的美学,不是只言片语,也不是看图识字一类的东西,可读,可浅读;也可深读,细读。没耐心的人,可不读,但是,能读到他,会受益的,绝不是扯淡,而有这样感觉觉的人,一定是根本没读过,或者就不是读书人。恕我不恭了。我对朱光潜以及他的美学研究,只略知一点,但我相信他是伟大的,他对建立中国的美学,美育,都是奠基型人物,是不应被侮辱和诋毁的。


朱光潜对美的本质有独到的见解,他不同于王朝闻等认为美的本质是实践的主流说法,认为美的本质是自由,这是很深刻的,是符合马克思说过的,美的本质是人的本质对象化的论断的。美的本质问题很深奥,朱光潜的《谈美》[_a***_]性很强,如果看不懂,就会以为是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