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理论 > 正文

萧统文学理论同属一派代表人物

  1. 建安时代的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了什么样的文学理论?如何评价?
  2. 历史上既贤明又优秀可惜悲惨的五位太子是哪五位?

建安时代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了什么样的文学理论?如何评价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了两个文学理论

一、他分析了自古“文人相轻”的观象,提出了关于文学批评的态度和原则。他的观点,是在分析“文人相轻”的过程中产生的。

首先,他分析“文人相轻”的原因。他说文章有各种体裁,各种体裁都擅长的人是少有的。人们总是以自己所长轻视别人所短。他以“建安七子”为例,这七个人文坛上是齐肩并驾的,但他们却各有所长,如王粲擅长辞赋、徐干有齐人的舒缓习气等等

萧统文学理论同属一派代表人物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接着,他阐述“常人贵远贱近……”人们往往看重古人,轻视今人,好追逐名利又看不清自己的弊病,于是就认为自己是最贤能的。实际上“文本同而末异”,就是文章的本质虽然相同,体裁却不相同。体裁不同表现形式是有差别的。如铭文、诔文崇尚事实,诗、赋应该辞藻华丽等。

最后,他阐述“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他的意思是说,人的禀赋、气质、个性是不同的,这样的差异,不是后天的努力就能弥补的,即“不可力强而到”。这些差异,也会在作品上表现出来,因此也就出现了个人擅长的领域有差别,作品的风格也有差别。

从曹丕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归纳出他文学批评方面的观点和原则,即个人擅长、文章体裁、作品风格等是因人而异的,所以不能因为自己所长,而轻视他人所短。

萧统文学理论同属一派代表人物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二、他提高了文学的地位,肯定了文学的社会价值。他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他认为,文学是治理国家的大事业,而且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荣华富贵也有尽头,只有作品及作品的思想,能流传后世。

《典论·论文》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为在它之前还没有精心撰写的严格意义上的文学理论专著。它的产生是中国古代文论开始步入自觉期的一个标志。曹丕对文章的价值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崇高评价,对文学创作发展有重大意义和影响


曹丕的《典论》提出了"本同而末异"的文学创作观点。文章的"本"就是文章的主题,文章的主题思想一旦确定,就不能随意更改,至于如何表现主题,***取什么方法,用什么文学形式是可以变化的,因人而异。也就是说文章的结构形式是变化多端的,每个作者都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样式来表现主题。

萧统文学理论同属一派代表人物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建安时期政治上的风云人物和文坛上的领袖曹丕,赋诗作文,对历史和现时的文学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思索,并将自己的思考成果写入了《典论.论文》这篇文章,此文虽然简短概括,但对一些问题的思索可谓深邃独到。成为我国文学批评历史上第一篇纯粹的文学理论专论。

此文主要阐述了以下观点:

1.关于文学批评的态度和原则问题。批评了两种不良倾向“贵远贱近,向声背实”和“暗于自见,谓己为贤”,提出了“审己度人”的批评标准

2.“建安七子”论。具体分析了“建安七子”每人的文风。

3.“文气说”。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主张,认为作家不同的天资禀赋,才情气质决定文章风格特征

4.文体论。论述了四类八种文体(包括诗赋一类的文学体裁和铭诔一类的应用文学)不同的写作要求,肯定文学作品特有的形式之美

5.文章“不朽”说。视著述文章为事业,将其提到“经国之大业,不朽之事”的高度。

由于建安以前,文学受经学束缚,少有独立地位。盛极一时的汉赋,竟被扬雄斥之为“童子雕虫篆刻。”然而,曹丕却认为文章有两大功能:一是“经国之大业”,有利于国家;二是“不朽之盛事”,有益于自身。据此,曹丕号召作家要以古代圣贤“不以隐约而弗务,不以康乐而加思”为榜样,努力改变目前这种“贫贱则慑于饥寒,富贵则流于逸乐”的精神状态,培养自己具有一种超功利的审美心态。这充分表现了他的远见卓识,也是当时文学趋向自觉的深刻表现。

由此看出,《典论·论文》冲击了汉代后期统治文坛的陈腐观念;总结了建安文学的新特点和新经验;开创了解盛极一时的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之先例。所以,《典论·论文》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标志着我国古代文论开始步入自觉期。

正如我国现代著名哲学家李泽厚所说:“曹丕所以讲求和提倡文章华美,是与他这种对人生‘不朽’的追求(世界观人生观)相联系的。文章不朽当然也就是人的不朽。”这反映了曹丕同时代人,由于“文学的自觉”所带来的人的新觉醒。人们已不满足于生前的建功立业,而是思索和追求死后怎样才能“不朽”。可见,“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两者之间,确乎体现了文学的功利目的和审美的的历史统一。毫无疑问,曹丕《典论.论文》所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对文学批评史的意义也是极为深远的。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了写文章“本同而末异”的观点,文章的本质即是用文辞表达思想感情,而具体的体裁和形式是可以根据需要不同。就是说写文章最主要的还是立意,要言之有物,至于什么形式、词藻是否华丽在其次,根据需要而定。当然不同的人写文章风格各不相同,这是由一个人的气质决定的,既“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至。”,别人教不会的,勉强不来的。写文章,有感而发,先把意思说明白再说,至于能不能成为传世之作?能不能成为文学巨匠?呵呵,努力吧!但没事多写写文章是好事,不要把时间浪费在争名夺利上,那都是竹篮打水,毫无意义。因为曹丕还说了:“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长期,未若文章之无穷。......”。

历史上既贤明又优秀可惜悲惨的五位太子是哪五位?

太子,地位崇高,是中国古代封建帝国的法定继承人,但由于其地位的特殊性,使得并非每一名太子都能够登上皇位。他们常常是各种政治漩涡的中心,在政治斗争中倒台甚至死去,而且即使稳固了自己的位子,也可能会死于疾病。今天笔者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历史上贤明却又让人感到惋惜的五位太子。

一、扶苏

扶苏作为秦始皇最欣赏孩子,一直以来都被秦始皇当作帝国的接班人来培养。扶苏品德很好,史书记载“扶苏为人仁。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他[_a***_]反对秦始皇坑杀百姓而被赶到上郡,当时的中原大地久经战乱,急需一位仁德之君来恢复生机,而扶苏就是最佳的人选,遗憾的是秦始皇在在东巡路上驾崩,赵高和李斯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力和地位,炮制***诏***了扶苏,将胡亥扶上了帝位。如果扶苏平稳的登基,那么秦朝未必会二世而亡。

二、刘据

刘据是汉武帝与卫子夫的孩子,也是汉武帝的嫡长子,刘据从出生以来就一直备受武帝宠爱,七岁就被封为了太子。但是等刘据成年后的性格却非常温厚仁慈,汉武帝有些嫌他不像自己,刘据常常为了那些蒙受冤屈的百姓翻案,这也使得朝廷当中许多的执法大臣对他极其不满。当时汉武帝的宠臣江充与刘据素有矛盾,一次汉武帝在甘泉宫生病,江充见他年老体衰,担心太子继位后会杀了自己,于是就说武帝生病是因为有人下巫蛊,又将矛头引到太***中,刘据无奈起兵杀了江充和他的同谋,但是汉武帝听信谗言误认为太子刘据造反了,于是派兵镇压,刘据也此***而死。死的可谓是有点冤啊!

三、杨勇

杨勇是隋文帝杨坚的长子,长相俊美,十分好学,擅长诗词歌赋,而且在隋朝建立前就一直辅佐杨坚处理政事,颇有政治才能,杨坚在隋朝建立的第三天就立杨勇为太子。但杨勇颇为好色,也因此与他的妻子元妃关系一般,元妃久久不得宠得了心病去世了,这一件事就使得杨勇的母亲独孤皇后对他十分厌恶,杨勇的弟弟杨广借此机会,慢慢离间了隋文帝和杨勇的关系,不久杨勇就失去了太子之位。平心而论,杨勇作为太子还是颇为贤德的,如果没有失去太子之位,也就轮不到隋炀帝登基了。

四、真金

中国历史上有不少贤明但又命运悲惨的太子,他们本来离皇位只有一步之遥,但最终却都命丧黄泉。珍珍儿的新新今天就为大家列举五位悲情皇太子。

秦太子扶苏——阴谋夺嫡赐死


扶苏是秦始皇长子,皇位的第一顺位继承人。扶苏与父亲嬴政的施政方针大为不同,扶苏更像一个儒家子弟。扶苏主张在秦朝境内广施仁政,与民休养生息,不能一味地镇压。后来,因为儒生讨论讥讽秦始皇,皇帝下令“焚书坑儒”。因为扶苏为儒生说情,被秦始皇贬到上郡协助蒙恬修建长城。始皇帝病逝以后,赵高和李斯把持朝政,下令扶苏***。

汉太子刘据——“巫蛊之祸”被杀


刘据的母亲是卫子夫,汉武帝的嫡长子,六岁的时候被立为皇太子。汉武帝到了晚年,穷兵黩武,猜疑心日渐加重。而太子刘据则宽宏仁厚,经常在汉武帝巡游的时候处理政事。后来因为与小人江充结下恩怨,被诬陷在寝宫里埋人偶诅咒汉武帝,史称“巫蛊之祸”。巫蛊之祸以后,汉武帝派兵镇压刘据,刘据不堪受辱自尽而亡。

明太子朱标——突然暴毙早逝


比较上面两位太子而言,朱标的结局已经算很好了。朱标是朱元璋的嫡长子,13岁当了太子,这一当就当了24年,一直到他37岁去世都没有当上皇帝,也是相当悲惨了。朱标生性敦厚,在父亲朱元璋痛下杀手时懂得劝谏。明初学者宋濂就是在朱标的劝谏下才保下了一条性命。然而,朱标却英年早逝,人生的一大半都在当太子,与皇位无缘。

太子李建成——玄武门之变被杀


李建成是李渊的嫡长子,也是太子,属于一个被抹黑的历史人物。李建成并不像史书上描绘的那么懦弱无能,猜疑成性,相反有很多的可取之处。李建成在***起兵时,跟着父亲攻取长安,又打退了突厥的进攻,消灭了刘黑闼。唐朝建立以后,李建成协助李渊处理政事,为继承皇位做准备。可以后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夺取了皇位并亲手一箭射死了李建成。

梁太子萧统——郁郁寡欢病逝


萧统是梁武帝萧衍的嫡子,一岁就被立为了太子。萧统不仅在文学和佛学上有很深的造诣,对于政事也极为上心。萧统富有同情心,会为平民发放衣物,也会伸张冤屈,历史上对他评价极高。可惜后来,萧统与父亲生了嫌隙,郁郁寡欢。在一次游玩中,萧统不慎伤到大腿,抑郁而终,年仅30岁。

大家觉得珍珍儿的新新列举的这几位优秀又悲催太子,谁最悲催呢?欢迎大家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