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理论 > 正文

梁启超讲文学理论***

  1. 如何理解梁启超先生说的“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这句话?

如何理解梁启超先生说的“小说文学之最上乘”这句话?

评价这句话,首先我们得明白它是什么意思,以及梁启超说这句话的语境。

这句话产生于中国近代,是梁启超在《论***与群治之关系中所提出的,原文曾这样开头:

"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故欲新道德,必新小说;欲新宗教,必新***;欲新政治,必新***;欲新风俗,必新***;欲新学艺,必新***;乃至欲新人心,欲新人格,必新***。"

梁启超讲文学理论视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何梁启超对***评价这么高呢?从他的这篇文章来看,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共情

梁启超讲文学理论视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的故事性使得它十分吸引人并能使人进入到那个情境中,"其最受欢迎者, 则必其可惊可愕可悲可感,读之而生出无量噩梦,抹出无量眼泪者也。"

二、开拓眼界

人之一世,环境之所限,只此一生,眼界必然狭小。而***,能让人探寻他人之人生,历经无数我们没有历经的悲欢离合,即"身外之身、世界外之世界"。梁启超认为:"***者,常导人游于他境界,而变换其常触常受之空气者也。"

梁启超讲文学理论视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的地位之于电影,是一门艺术,而精彩的***对于社会影响力是意义深远的,少年时读***是故事,中年时读***是感悟,老年时读***是人生,古今中外的***不胜枚举,尤其是四大名著对于我们影响非常之深远,书中人物的经历正是我们正在经历的,每个人物仿佛都是社会中一类人的缩影,或勇敢,或执着,或痴情,或狡猾,或奸诈,许许多多的的面相说不尽,道不完,近代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也同样如此,侠客们经历了不公,却还是对人施一片善心,对国家尽一片忠心,功遂之后身退。***之于文学最上乘也,因为它是我们的一面镜子,每个人都能在其中看到自己

谢友邀请!就因为小说集表现了社会、日常生活等方面的诸多问题并且让人们了解了人间的善恶、美丑,梁启超先生才说出了这样的傲气之言。(梁启超、康有为因“戊戌变法”的失败曾经逃亡日本他们也是近代史上有名的保皇派)

这句话是梁启超在1902年的《新***》第1期中的《论***与群治之关系》一文中说的话。

清末***兴盛,算是一种有极大传播力量的新事物,与前些年微博、微信刚刚诞生的时候一样。***往往连载在当时的报纸上,报纸在清朝诞生的时候起,没有多大管制,连今上(当政的皇上)的病情可以透露,并加以分析,报纸加上***,影响力可见一斑。所以,清朝的***和今天文青爱读的半死不活的文艺***,完全不是一回事。

梁启超的想法自然不是推广文化艺术,而是想移风易俗。所以他说:“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故欲新道德,必新***;欲新宗教,必新***……”接下去就是梁启超式的排比句了,就是欲新一切,必新***。

赶紧插一句,这显然是不成立的。因为很简单,从1***7年以来,中国出版翻译了全世界大量的新***,效果如何呢?很显然没有新那么多,因为***只有少数人读了。

不过,梁启超这篇文章的想法还是有点意思的。对***的理解也还有深度

一般人以为***的普及在于***“浅而易解,乐而多趣。”

这当然是对的。但梁启超看的更深,“其最受欢迎者,则必其可惊可愕可悲可感,读之而生出无量噩梦,抹出无量眼泪者也。”也就是说感染性强。

***是中国文体上最有趣的发明。***的问世让人们的审美境界上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对美感的捕捉更为细腻、更为广博、更为深刻,在审美品味和美感需求方面提出了更高水准的要求。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推动了社会进步。

“***”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外物》一书上,当时的***指的是小家之说,仅代表影响有限的文词。

后来《隋书·经籍志》的出现,结合了儒家施教思想,对***的劝导作用加以强调,对后来***的发展有了很大影响。

关于中国古代***的发展史及思想,晚清时期有很大变化。当时随着清***的日益灭亡,许多有志之士选择留洋海外。西方思想的传入和中国社会本身越来越强烈的变革要求,***以口口相传的方式传达出社会信息,开拓新生活,增添***趣。

康有为有言:“经史不如八股盛,八股无奈***何。”梁启超先生当时看到***的巨大影响力,便脱口而出“***为文学之最上乘”。

***影响时代进步和发展有一定力量,但梁先生此言有夸大***的嫌疑,因为迫于当时时代所需,环境所迫,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形为。

事实上,我们得以一种客观的态度去诠释***这一文体,我们接受***自近代以来在国民的思想启蒙方面发挥着划时代的作用,在这一层面上,也充分彰显了它的独特的存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