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理论 > 正文

社会历史与文学理论的关系

  1. 请以《诗经》具体作品为例,解释兴观群怨的意义?有什么意义呢?

请以《诗经》具体作品为例,解释兴观群怨的意义?有什么意义呢?

兴观群怨的意思,兴,抒发情志。观,观察社会自然。群,结交朋友。怨,讽谏怨刺不平之事。兴本义是起,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先言关关叫着的雎鸠引起下文的窈窕淑女。观,观风俗,认识社会,如***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通过这首诗,读者观察到当时玁犯入侵,战事不断的社会现实。群是指聚集士人,交流思想。如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写出了新嫁娘的美好品德给家人,夫家带来了和谐欢乐。这首诗教给人们交往的道理,与人和谐相处。怨是对社会不合理现象的怨恨与批评,如黍离中,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抒发了对社会不合理的愤恨与批评。

感谢题主提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这个问题抓住了众多《诗经》爱好者的痛点。“兴观群怨”出自《论语·阳货篇》,它原指读《诗经》可以培养人的四种能力,后引申为读《诗经》具有广泛的社会功能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社会历史与文学理论的关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莉莉分这样来理解这段话:怎能不学习《诗经》呢?《诗》可以打开心智 、提升修养;可以观察万物、了解盛衰;可以加强交流,达成共识;可以惩恶扬善,匡正时弊。这于人于己、于家于国都是好事儿。更何况,还可以从中认识诸如鸟兽草木之类的大千世界

这不是片面地夸大《诗经》的作用,而是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终极追求相联系的,具体可以结合《诗经》里的篇目,理解其中深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社会历史与文学理论的关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首诗塑造了一个虚实相生意境。写实方面,广袤而洁白的蒹葭丛里,***可望而不可即。虚的一面,理想很难达成,需要经历千百般的努力。

用苇草比喻理想,托物言志,透过具体的和想象的空间,激发读者的意志,要不畏险阻,不断追求啊。就像诗人汪国真说的,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观”强调诗能对人的精神世界能有所感发,诗能“修身”。

社会历史与文学理论的关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溱(zhēn)与(wěi)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蕳(jiān)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cú,同徂)。且往观乎?洧之外,洵(xún)訏(xū)于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溱与洧,是郑国的两条河流;涣涣,是河水流动的样子;士与女,是本诗的男女主角他们女唱士随,互赠芍药,享受相聚的欢愉。

我是木子小又又,很高兴能与你讨论这个问题。

“兴观群怨”属于文学批评理论中的社会历史批评理论,是孔子诗歌的社会作用所提出的主要观点。孔子从“诗教”的观点出发,对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给予了极高的估价。

《论语·阳货》篇记载道:“子日: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草木鸟善之名。”孔子对文学作品的美学作用、认识作用、教育作用等乃至知识学习方面,都作了充分的肯定。他的“兴观群怨”说对后来的诗学理论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下面我将以《国风·卫风·淇奥》为例具体而言:

《国风·卫风·淇奥》

瞻彼淇奥(yù),绿竹猗(yī)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cuō),如琢如磨。瑟兮僩(xiàn)兮,赫兮咺(xuān)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xuān)兮。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xiù)莹,会(kuài)弁(biàn)如星。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zé)。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bì)。宽兮绰兮,猗(yǐ)重(chóng)较兮。善戏谑(xuè)兮,不为虐兮。

“兴”是就文学作品的审美作用而言的,故而朱熹解释为“感发意志”(《四书章句集注》)指诗歌的生动具体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的精神之兴奋,感情之波动,从吟诵、鉴赏诗歌中可以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诗歌的这种美学作用,可以使读者产生丰富的艺术联想,诗歌所引起的联想内容具体的,也有抽象的。孔子是非常强调学诗要充分发挥这种联想作用的。文学的美学作用是作者与读者共同创造的。

子贡就曾由“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二句联想到了一个人在道德品质修养中,要反复推敲不断深入。《论语·学而》篇记载:“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观” ,是就文学作品的认识作用而言的, 而孔子所说“观”比较侧重在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感情心态。孔子讲的“观”,不仅是观诗的客观内容,也观诗人的主观意图,针对当时盛行的“赋诗言志”,也可以观赋诗人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