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理论 > 正文

电子媒介时代文学理论,电子媒介时代文学理论是什么

  1. 纸质文学媒介落伍了吗?
  2. 电影为什么叫热媒介?谁提出的这一理论?

纸质文学媒介落伍了吗?

谢邀。虽然我是非常怀念纸质媒介的,但我们不得不面对现实,纸质媒介在不断的弱化,甚至面临淘汰。上学的时候一本读者大家相互传阅着看,更有文艺小女生摘抄心灵鸡汤文写在日记的扉页满足自己的小资情怀。男同学有一本NBA画报,更是视若珍宝。大学时候的《计算机世界》更是我们这些理工男,获取计算机前沿知识的必备杂志。一块钱一份的《新京报》是我们上下班,地铁公交上获取碎片知识的了解实时信息重要途径。时光荏苒,转眼间,这些都成了历史,报亭不见了,公交地铁上都是拿着手机的低头族,科技发展的今天,电子设备的成功,通讯的发达,纸质媒介逐渐变成一种情怀,早几年收藏了很多的杂志、书本、报纸,都静静地躺在书架上。这便是历史的车轮,他不停的向前,我们不是随波逐流,我们只顺应时代。纸质媒介最终会变成一种情怀和记忆

虽然网上阅读方便快捷而且内容丰富,但纸质书有其独特的魅力,可以将所看内容随时随地记录下来,过后再回味的感觉电子书无法比拟的。,电子书使用的显示屏比较刺眼,长时间阅读可能会对眼睛产生伤害,而且电子书一翻就过去了,很难做读书笔记感觉使用电子书就像吃快餐一样无味。纸质阅读则具有真实感和文化品位,如果是阅读学术著作文化经典等需要静心阅读的。

1从收藏角度来说,电子出版物基本不具备收藏价值,虽然纸质书的价格比较贵,但看完后还能收藏,这是电子出版物无法代替的。

电子媒介时代文学理论,电子媒介时代文学理论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从阅读方便性来说,纸质材料在模糊索引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电子出版物通常***用精确定位,但不利于快速回顾前后内容,在把握内容逻辑性方面有所欠缺。

3从阅读成就感来说,在阅读纸质材料的过程中,不到减少的页面可以为人待了一定程度的阅读成就感,更能增加人阅读的欲望,也有利于在阅读中把握内容进度。

4从舒适程度来说,纸质材料在灯光漫反射作用下更有利于缓解视觉疲劳。

电子媒介时代文学理论,电子媒介时代文学理论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5从共享性来说,虽然免费作品在网络上的共享速度前所未有,但设有电子密码锁的电子书籍不利于朋友之间的转借。

6从差错程度上来说,虽然网上的图书价格比较诱人,但网络下的栽的电子书有差错,所以很多人更加相信传统的制造书。

1、盗版与版权问题。目前电子出版物的生产、发行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包括格式的编制加密的标准,版权保护的标准等等,我们都知道,盗版是出版商最头疼的问题,而电子产品的盗版会变得更加容易,而且与原版产品不会有任何差别,这样一来,出版商能否“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来有效的遏制盗版,就是一个技术问题了。

电子媒介时代文学理论,电子媒介时代文学理论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索引不易。在遇到需要前后索引注释的书时,电子书反而比纸质书更麻烦,因为电子书只在精确查找上快捷,而其它索引手段里,电子书局限性很大。

3阅读习惯。由于传统的阅读方式深入人心,尽管现在很多载体都趋于更接近制作书,然而,阅读习惯上,更多人偏爱纸质书,这是存在很多意见的接受问题,而电子书在中国发展不仅仅受限于市场接受度的问题。

谢谢邀请,这个问题我感觉,很难回答,是以个人见解来说的,你认为落伍,就对你来说落伍了,你认为不落伍,那就不落伍。纸质文学在某些方面是电子无法取代的,譬如廉价易储存,写好后无法轻易改变,拥有较严谨的准入规则。网络文学的兴起,主要是网络的普及,天马行空般的思想都可以在这发挥,存储大,简单便捷是它的特点。缺点是过于依赖网络,出现病毒停电等问题多,容易被篡改。相对于纸质文学来说,网络文学发展非常不错。主要原因说白了就是,纸质买书要钱,网络不要钱,而且更全,更方便。没有太多人愿意在自己不大的房子里塞那么多书本,因为我们不是书香门第,不需要装饰门面,我们更倾向于经济实惠的选择。

首先,想跟题主探讨一下对“落伍”的理解。什么算是落伍呢,如果从技术的角度讲,纸的形式也算是落伍于电子媒体。但从文学的角度讲,落伍的只能是内容,而不是载体。

举个例子讲,你喜欢用玻璃杯喝水,我喜欢用瓷杯喝水,实际上我们在乎的是水的质量,跟杯子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喝茶就有关系了)。

其次,说一下我的看法:纸质文学媒介是一种阅读形式,很难讲它会落伍,这种阅读形式会一定程度,甚至是很大程度上的萎缩,这是个趋式。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不会消失。如果人类进化到了可以通过脑波获取信息的时候,纸质媒介当然可以消失了。

对于习惯了电子阅读的年轻人来讲,你可能到处看到有人在用电子媒介阅读。但是请注意,国人还不习惯在公共场合进行纸质阅读,这也造成一部分人的私下场合的纸质阅读,你是看不到的,所以一定程序上加深了大家都在用电子媒介阅读的印象。

电子阅读更适合追求新鲜信息和快节奏的生活,而纸质媒介更适合悠闲的大段时间的生活。两者往往不是一类人群。

一般快速信息的浏览,或者快餐式的网络文学,可能会用电子媒介,而大部头的严肃文学作品,还是看纸质的。

纸质媒介带给人的阅读体验,是电子媒体无法给与的。纸质媒介所独有的印刷、版面、插图等会给人一种特别的体验,这是电子媒介无法达到的。

举个例子,现在你看到有人在用非智能机,你第一感觉可能就是这手机太落伍了,但是如果,你看到有人在公园里拿着一本书在静静阅读,你是什么感觉?可能会有一种美感吧。从这个角度上讲,纸质文学媒介也是不落伍的。

综上,我认为,纸质媒介,现在没有落伍,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也不会落伍。

我是一个只读纸质书的矫情的人,所以看到这个问题忍不住想跟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文学本身就十分美好。纸质文学媒介,包括文学书籍,报纸杂志期刊等。

我们来回忆一下,原来每次午后或是清晨,爷爷戴着眼镜,拿着一份报纸浏览着,而你那是很小,坐在爷爷旁边好奇地看着。再来,每次晚上睡觉前,爸爸妈妈拿着安徒生童话坐在床前给你讲着故事,哄你入眠。我开始怀念,小时候泡在图书馆的时光,那个时刻,生命里都是书。

【现在】更多的时候,是父母刷着手机,孩子拿着ipad。当网络媒介便捷的时候,也引发了更多的其他问题。这种速食的碎片化阅读,让我们的什么都了解一点点,可其实又真的不了解。以及亲情之间的淡化与疏远。

客观来讲,纸质文学媒介被大众所抛弃了,但所幸还有一群固执的人对她矢志不渝。

电影为什么叫热媒介?谁提出的这一理论

冷媒介和热媒介是麦克卢汉的观点。

麦克卢汉认为,冷媒介逐渐替代热媒介是把电子媒介的变迁与现代性经验属性的嬗变联系起来考察的最佳表征。按照麦克卢汉的说法,所谓的热媒介,就是一种不允许参与并具有丰富信息内容的媒介。相反,冷媒介则能给受众留下更多的参与空间,表现出较低的信息强度。

麦克卢汉笔下的“冷媒介”主要包括电视、电话、漫画等;而“热媒介”主要指电影、广播、照片、书籍、报刊等。

麦克卢汉的观点中,电影之所以作为“热媒介”是因为电影本身持续性较长、观看地点具有密闭性等特点说明电影史需要制作人将观众转换到另一个世界的,在那个世界里面没有“自我”。因而是集中化和权威性的。

然而电视作为冷媒介就突破了热媒介形式具有的局限,给受众留下更多想象空间,给区域性文化提供了更多表达的激活,是更加非集中化的媒介。

基于麦克卢汉的年代特点,当时的电视机图像并不逼真,所以这正好使受众在意义生产过程中成为更加平等的伙伴,从而促进了受众的深度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