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理论 > 正文

用文学理论解读祝福的话,用文学理论分析祝福

  1. 鲁迅的《祝福》为什么不像《孔乙己》一样直接叫《祥林嫂》?

鲁迅的《祝福》为什么不像《孔乙己》一样直接叫《祥林嫂》?

鲁迅先生写巜祝福》与写《孔乙己》都是在写那吃人的社会。虽俩人职业不同,可各有各的遭遇,其结果一样的。鲁迅先生当年写了整个那个社会阶层的人物的结局都是一样的,证明了鲁迅先生的眼光是雪亮的。

“我真傻,真的”,

祥林嫂抬起她那没有神***的眼睛来,接着说,“我单知道现在流行标题党,怎么就没有想到让鲁迅先生直接给文章命名《祥林嫂》呢!你孔乙己不也就是沾了标题的光么,才火了这么多年,你孔乙己除了会偷书还会干什么呢?”

用文学理论解读祝福的话,用文学理论分析祝福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

祥林嫂似乎没有听见,幽幽的说道:“我每天劈柴,掏米,米下了锅,还要蒸豆。你成天抱着那些破烂书读了又有什么用呢?”

孔乙己很有点愠怒了,说道:“你懂什么!我且问你,你蒸的豆可是茴香豆?你可知道“茴”字有几种写法?”

用文学理论解读祝福的话,用文学理论分析祝福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祥林嫂很不耐烦,说道:“鲁迅先生偏心,咋就用你的名字做了文章标题呢?”

孔乙己咳两声,羞怯怯的说道:“我也是受到封建腐朽思想和科举制度的毒害,精神上迂腐不堪、麻木不仁,生活上破破烂烂、穷困潦倒。别人的嘲笑和戏谑我早就习以为常了,浑浑噩噩的过日子我也心安理得了,但是君子固穷,就算是最终被封建地主阶级吞噬掉,我也在所不惜。可怜我一世苦读、至死不得功名,难道读书人都和我这般下场?嗟夫!鲁迅先生只是借了我的名字,影射了和我一样的千千万万的读书人,深刻批判、揭露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在精神上的毒害,以及封建制度这吃人的本质”

祥林嫂惊大了嘴巴,着急起来,说:“你虽说可怜,但是要说可怜,我一点不比你少啊,怎么鲁迅先生就不用我?”

用文学理论解读祝福的话,用文学理论分析祝福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孔乙己端了端脸,又点了点头,说道:“你好生愚昧。我若不说,你又如何明白。《祝福》之所以不是《祥林嫂》,有此三点:

其一,祝福作为一个节日,实际上是一条线索。祝福穿插在文章中,作为一条线索引领着你,会让你一步步走向死亡。

批判现实主义是鲁迅先生小说的一大特点;至于***的名字是什么,鲁迅先生也是经过精心安排的——

比如说《狂人日记》突出的一个"狂"以及为什么会"狂";《阿Q正传》还专门解释了阿Q名字的来历;《孔乙己》产生的什么联想,恐怕不是现在的人们能够感受到的,只有那个时代的人才能够真正有体会;

《祝福》的主旨是什么?难道就真的是"祝福"吗?故事人物祥林嫂不是一个人;而是"典型时期"的"典型人物";

祥林嫂生活在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农村;祥林嫂代表一代深受封建宗法制和保守势力迫害的中国妇女——所谓"祝福"其实根本就没有"福"可言!

后来《祝福》这篇***被改编并且搬上了银幕,电影仍然***取《祝福》这个名字;不过当《祝福》被改编成越剧时,改编者就用了《祥林嫂》,让故事主题更加突出;

鲁迅先生***的创作背景是什么时候?离现在已经一百多年了;阅读理解欣赏或者评论这些作品不离开当时历史背景;

当时的鲁迅先生之所以要"弃医求文"就是要通过他的一支笔去"唤醒民众";因此,鲁迅先生早期的***大多都是这样的主题——

《祝福》的真正含义同样也是对旧制度的批判,对民众的"唤醒"——无论***的名字是什么,其创作目的也是同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