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理论 > 正文

关于生存困境的文学理论

  1. 哈代是怎样描写宿命论的悲剧?

哈代是怎样描写宿命论悲剧

个人的信仰决定了这个人的生活状态。作为一个作家他的信仰决定了它的作品类型。托马斯-哈代出生于1940年,是一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代表,也是最后一个维多利亚时期的作家,因其作品充满浓郁的悲观主义宿命论色彩而出名。对于宿命论观点托马斯-哈代理解为:人所做的事情会被事物本身和非人的因素而限制,是一种永远存在并且独立于人的意志。

托马斯.哈代的生活经历:

托马斯-哈代从出生到老基本上都是在多赛特的乡村生活,从年轻开始他便生活在一个与英国有着不同文化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多赛特,在这里他们自己语言,哈代被这里的简单生活与大自然所深深吸引。可是不久工业体系就到达了这里,而原有的农业被破坏,农民和传统的信仰都被彻底毁掉。

关于生存困境的文学理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托马斯·哈代,英国诗人小说家。他是横跨两个世纪的作家,早期和中期的创作以***为主,继承和发扬了维多利亚时代文学传统;晚年以其出色的诗歌开拓了英国20世纪的文学。

哈代的创作时期包括从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的阶段。他看到资本主义制度给劳动人民,尤其是给农民带来的不幸和灾难,对他们表示同情。他的***一直以故乡道塞特郡和该郡附近的地区作背景。 这是一个几乎没有工业可言的农业区,但它同样受到资本主义的渗透。特别是七十年代以后,资本主义的侵入破坏了整个农村,使农村的宗法社会的基础彻底崩溃。他观察了农业危机在道塞特郡所造成的悲惨后果,描写这一地区农民所受的灾难。但是他用唯心主义解释社会变化的原因,认为支配人的命运的是一种“弥漫宇宙的意志”。这是宿命论的观点。


关于生存困境的文学理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哈代的***和宿命论

哈代的***以他所生长生活的英格兰西南部地区为背景,富有浓重的地方色彩。他将这些***大体分为3类:性格环境的***、罗曼史与幻想的***和精于结构的***。其中以第一类最为重要。属于此类的长篇小说有《绿林荫下》、《远离尘嚣》、《还乡》、《卡斯特桥***》、《林居人》、《德伯家的苔丝》、《无名的裘德》。一般认为它们是哈代思想艺术上最成熟的作品,其中又以悲剧故事《德伯家的苔丝》和《无名的裘德》最为杰出。

哈代的***具有浓厚的悲观色彩。他认为苔丝和裘德的悲剧都是冥冥中由神的意志安排定当的,无论人们怎样努力和反抗,总逃不脱神的意志的主宰。他把工人、农民的悲剧归结为命运的作弄,不去深入揭示悲剧的社会原因,从而减弱了作品的社会意义。他的***在情节结构的安排上也反映出宿命论观点,导致主人公悲剧的每一个步骤,都被写成是不可避免的***。有时作者还用神秘的预兆、诅咒等手法来渲染悲剧的必然性。由于他对宗法制农村社会的留恋,他在***中常常很细致地描写古老的风俗习惯和农村的自然景色。作为一位关注生活悲剧性的作家,哈代努力探索生活悲剧的成因,并试图找出摆脱生存困境的途径。

关于生存困境的文学理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哈代的作品中一直充斥着世纪末的悲观主义情愫,其宿命论和悲观意识受到基督教思想、进化论和不可知论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而始终笼罩在创作的笔下,挥之不去、驱之不散。关于作品中悲哀的想象,哈代称之为“现代主义创痛”,代表作中的苔丝是与“风景之下更深的现实”发生联系的,她从青草繁茂、土地肥沃的塔尔勃赛迁移到了贫瘠无垠的弗林库姆芩高原,从这一点可以形象地表明:作者在***中坚持认为存在着两种自然:一种是美好的欢笑的自然,一种是暗示着悲剧可能性的阴沉的自然。

哈代的宿命论倾向的形成是受当时特定的社会背景和教育背景的影响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已经完成了工业化,哈代亲眼见证了资本主义入侵落后农村地区的整个过程,农民纷纷破产,涌入城市。哈代很同情广大农民的遭遇,但由于所处时代的局限性无力改变这一现状。所以把一切都归因于命运。另外,哈代在外出求学期间,阅读了很多莎士比亚的悲剧、古希腊的悲剧,深受叔本华“唯意志论”、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这一切都为他的悲剧主义基调、宿命论思想奠定了基础。

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的宿命论悲剧思想,在他的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中表现无遗。

苔丝本是一名美丽善良勤劳的农家少女,受生活所迫,到亚雷-德伯家攀亲戚,被亚雷***,后与青年安吉尔-克莱相遇相恋,怀着对恋人的愧疚,在结婚前的晚上,给克莱送去了一封信。

然而克莱没有原谅苔丝,只身去了巴西。苔丝继续在一家农场劳作,几年后,又受到了重遇的亚雷的纠缠。此时苔丝一家陷入绝境,流落乡野,为了家人的生存,苔丝被迫成了亚雷的***。

克莱从巴西回来了,向苔丝坦陈了自己的心路历程。但一切都改变了,已经回不到从前了。又一次与幸福擦肩而过的苔丝,感受到命运的捉弄,愤怒的杀死了亚雷,同克莱开始五天的逃亡之旅,最后在一个静静的黎明时分,被抓捕判了绞刑。

在苔丝的身上表现出双重人格,一方面她反抗传统道德和虚伪的宗教信仰。另一方面,她又摆脱不了传统道德观念的羁绊。接受这些,认为自己是有罪的。以牺牲自我为前提,对恋人的崇拜和忠贞,以及思想保守性,更加重苔丝命运的悲剧性。哈代利用苔丝这个人物形象塑造,诠释了宿命论的悲剧。

青年时代,我读过这部***,但给予我印象深刻的还是那部经典电影结局的黎明时分。

清静的乡野,空气中弥漫着土地的芬芳。遥远的天边渗透出金色的云彩,太阳缓缓地,穿透云层,露出脸来,俯视着下面原野上的一对年青人。是那样的美仑美奂。联想苔丝的命运悲剧,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力。像一首美的长诗,在心灵深处缓缓地吟诵。时隔多年,我仍然是忘不了,那个黎明前的如梦如幻的绚丽时分。这也许就是艺术的永恒力量吧!希望我的回答能给予你帮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