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理论 > 正文

写景散文中的文学理论包括哪些

  1. 沈从文说写景文章不能用成语,你是否认同?

沈从文写景文章不能用成语,你是否认同?

关于沈从文“写景不能用成语”的记录,出自汪曾祺散文《成语·乡谈·四字句》

沈从文年轻时籍籍无名,“北漂”京城后努力上进,最后成为执教北大、西南联大,专职从事文学创作讲授的文学***。

在他创作的80多部文学作品中,语言风格大多格调古朴,句式简峭、主干突出

写景散文中的文学理论包括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特别是《边城》等早期作品,强化浪漫主义的诗意效果,具有特别的乡土风情。

沈从文在写作时不愿落于俗套,往往以随性文字为主,保持特有的文学神***风韵。

因此他提出“写景不能用成语”观点,笔者基本认同,或者说尽可能“少用成语”。

写景散文中的文学理论包括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成语虽然约定俗成,往往不够有个性。就像我们读《三国演义》时,读到大段格式化景物描写时,往往会直接跳过去,因为跳过这些正确的废话,不会妨碍故事情节

读者阅读过程中,对成语的理解达到写作者表达的意图。我们面对的读者群体千差万别,当读者和作者的理解不同时,容易产生与作者期望的图景相差很远的想象;

写景散文中的文学理论包括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写景不能用成语”应是沈从文老先生的独家总结,别人只可参详,但无遵从意义。大概其意是说用成语多少会伤及写景文章的新意或清纯。但本人以为汉文化成语的博大精深以及对宏微表里的表达可谓遍及各种语境,谁写景致又能绕得开成语,又有多深的语言文字功力能超越成语呢。尽管表面可以绕过去,可那成语的内涵绕得过或者可以轻松超越吗?全绕过了不是啰嗦就是肤浅,这又何必呢!本人读过的明清杂文大家如袁宏道、张岱、李流芳的一些写景短小散文也绕不过,他们也而时涉成语。近当代知名或著名的作家也绕不过成语,您不信可以读读朱自清《荷塘月色》、余光中《听听那冷雨》、余秋雨《都江堰》。甭说写景散文,就连现代一些诗家写自由体诗都绕不过,写着写着就蹦出成语来,不信您就专去找找名家作品读读。最后说一句,所谓成语都是后人总结的精典语句,也是更高级的汉语词汇,如按所说的逻辑推下去,写景连有讲究的词汇都不能用,那就无文可作了。

事物只有相对,没有绝对!写景的文章,大多属于抒情类,触景生性,文字自然畅快明亮,用语要与景色融为一体,越携咏越好。中国文字特别是成语,短小精干,是文艺的精品,用在文章中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非不能用也,而是不能滥用也。沈老当时说这话时是“五四”倡导白话文时期,当时是以突破僵化的古文,用白话文推动文化的普及,如果在文章中用典故如成语太多,不利于推广白话文,因为许多典故对于普通人来说,由于文化水平的限制,不利于民众的理解,因此当时尽量用白话文,使文章易于普罗大众理解,少用典故,多用白话文是对的。但时过境迁,白话文已成为我们今天文字交流的主流,人民大众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这就为我们推广中国优秀文化提供了了舞台,在一篇写景的文章中,触景生情,用精炼的成语典故崁入其中,起到画龙点晴,如珍珠玛脑美不胜收,有何不可用呢?

因此不必拘泥于一种形式,而是用适者生存的原则对待事物,方不至被桎梏!

文***好坏、在于构思,用词用句丶都要妙笔生花。这就需要文学功底,至于写景,用不用成语。本人到感觉不是主译。文如其人,就象说话道理等同。一般只需耳闻其人三句话丶便可知其文化的大概了。文章也不离其宗丶只需几段,便可知其文章之习惯丶文***之造诣。再说文人时久了丶字字词句将溶入血液丶甚至文章都如其样貌了。鲁迅!就是文如其人丶人如其文之代表。大家细捉摸一下,便可体会了。所以写文章,每人都有其习惯。优其当今都是电子版,我为使其加快,便用手一点。使其隔开,能读即可。没想到,有篇文章,被友友们骂了个狗血喷头。但是确实人性格各异、只要没影响到文章,整体内容。用词使句,一如姑娘骑驴,欠入其缝。便可!不必拘泥于用不用成语,这些满地蒜皮之事也……

丹凤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