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流派 > 正文

没落的文学流派有哪些

  1. 清朝的“桐城派”文化为什么没落了?
  2. 现代与当代文坛有许多文学流派,都有哪些流派呢?

清朝的“桐城派”文化什么没落了?

这个问题我来试试。

先说一下“桐城派”吧,桐城派,亦谓桐城文派、桐城古文派。兴于康、雍,盛于乾、嘉,衰于民国初期,绵延200余年,集作家1200多人,留下传世之作2000余种,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历时最长、参加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文派。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被尊为桐城派"四祖"

没落的文学流派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桐城派的文章内容多是宣传儒家思想,尤其是程朱理学;语言则力求简明达意,条理清晰,"***雅正"。他们的许多散文都体现了这一特点。论点鲜明,逻辑性强,辞句精练;写景传神,抓住特征刻画生动辞,平易清新,是整体流派特点。

清朝推尊儒学,对程朱理学推尊备至,视程朱“道统”为维护“治统”的有力武器,故程朱理学在有清一代一直处于官方主流学术的地位,程朱义理也是维护清代社会的道德规范与社会秩序的重要理论基础,“桐城派”可谓是如日中天。

但是到了近代,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产生、发展、兴盛和衰落。从古典向近现代的转型是中国文学发展的一段关键时期,这时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白话文的推行,致使桐城派古文化运动的寿终正寝。

没落的文学流派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说的简单点就是赶不上变化,就会被淘汰,不知道我的观点还行不!!不喜勿喷,谢谢!!

我是“红雨说历史”,桐城派彻底衰落是在近代白话文运动兴起,被骂“桐城***”。为什么会如此呢,我们今天就来聊聊“桐城派”。

桐城派,肯定和桐城关系匪浅,主要是桐城派三大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櫆,姚鼐三人都是安徽桐城人。有这个名声也因为姚鼐一句“天下文章其在桐城乎”。

桐城派在清朝家大业大,群体庞大。方苞注重文章“义法”就是结构布局。刘大櫆注重结构同是注重“神气”,要声调铿锵有力。姚鼐在两人基础上加入了清朝时期考据理念。这样我们不难看出桐城派文章结构,文辞,考据要求较多,形式的规则限制了作者的思想纵横,就像现在高考议论文

桐城派姚鼐为四库全书编修官,再加上开书院讲授,使得桐城派影响越来越大,并且出现了很多分支比如张惠言代表的“阳湖派” ,曾国藩代表的“桐城中兴”的“湘乡派”。后来严复和林琴南又是桐城派的效法者。

我们都知道曾国藩文武双全,朝廷大员,桐城派必然与封建军阀有着一定的联系,在加上他们所提倡的行文思想,必然有保守性的体现,成为近代白话文运动的攻击对象。

文/红雨说历史

没落的文学流派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因为桐城派坚持“道统”,被历史抛弃。桐城派是清朝文坛最大的散文流派,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称“桐城派四祖”,清朝桐城被称作“文都”,而桐城派的影响力也是相当巨大。然而最终,桐城派在近代洪流冲击下不可避免的衰亡了。

桐城派为何衰亡,澹奕认为主要原因就是,桐城派固执己见,拘泥于传统的“文化正统”。

桐城派诞生以后,从清朝乾隆年间到***战争的道光年间,一直都非常兴盛。桐城派至姚鼐,文章风气遍及全国,号称“家家桐城,***方姚”。当时清朝南北各省,都有大量桐城派传人。

然而***战争以后,桐城派传人曾国藩,以及门下***张裕钊、黎庶昌、薛福成与吴汝纶等,世称“湘乡派”,乃是桐城派的变体。然而这个时候的清朝,已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矛盾、社会矛盾等非常尖锐,坚持“程朱理学”道统的桐城派,也不可避免的走向了衰落与灭亡,这也是历史的必然。

然而桐城派传人的爱国主义与其他进步思想也是不可否定的,薛福成、张蹇等主张兴办工商、吴汝纶提倡新学、严复等翻译西方名著等都是如此。

“桐城派”初创于康熙至乾隆时期,此一时期,“桐城派”的“前三祖”方苞、戴名世、刘大櫆活跃于文坛,他们前既宋明理学之余势,是明季方以智等桐城古文家的进一步发展,倡导“言有物”、“修辞立其诚”。

方苞

逮至乾隆时期,刘大櫆的***姚鼐继续发展了桐城派文化。在他四十余年的学术活跃时期,曾在很多书院讲学,并编纂了《古文辞类纂》等诸多著作。这一时期的桐城派更加鲜明的提倡“考据、义理、辞章”的兼备,并且由一个南方流派发展状态。当时南北文学无人不言桐城,无人不言“方(苞)、姚(鼐)”。

姚鼐

***之后以致五四运动时期,是桐城派最后一个重要发展时期。这个时期的桐城派因分为两流,一支以曾国藩为代表,包括曾氏门下的黎昌庶、吴汝纶等人。一支稍晚,以严复、林纾等人为代表,一直活跃到五四前期。而随着五四运动的发展,桐城派文化走向了没落。

关于桐城派文化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桐城派”一词并非早期桐城古文家之自称,最早提出“桐城派”的应当是曾国藩,算是对自己这派学者的一个总结了。不过桐城派诸代表人物在思想的传承并不是曾国藩随意建构的,姚鼐在《刘海峰先生八十寿序》中就阐述了从方苞到刘大櫆再到他自己的学术继承。

严复

现代与当代文坛有许多文学流派,都有哪些流派呢?

现代文学流派划分是很准确的,主要有鸳鸯蝴蝶派新月派、七月派等。能完全称得上当代文学“流派”的,也就只有山药蛋派,荷花淀派在一九四五年就形成了,实际上应该算现代文学流派,但是在建国后至少还流行了17年,也可以算当代流派。

当代文学,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出现过不少文***流,如归来者(疑是反思文学)、新潮诗、伤痕文学、知青文学等等,这些只能算一定历史时期的潮流,并没有派别的味道。所以只能称为“流”,不能称为“派”。

把一定时期形成的创作潮流当成流派,是不准确的。

如前面提到的现代文学流派,他们之所以被划分成流派,除了有代表作家(类似舵把子爷),还有一个或多个基地(码头),那就是自己的刋物,另处还有一批追随的徒弟,这样才能形成一个派别。当代文学“流派”除山药蛋派和荷花淀派,好象没有这些特点。巜当代文学史》初稿里,没有流派的称谓,后来的学者写的当代文学史,把很多创作潮流也说成是流派,可能是因为方便行文才这样称呼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