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作品 > 正文

文学作品中

  1. 为什么在有些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会把“的”写作“底”?

什么在有些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会把“的”写作“底”?

通俗易懂 白话文 其实古文 当下人 很多难以理解 且意更加深层次难以理解 所以国家推行白话文是更容易理解 但是比较古文 比如古文一大章节足够可以用白话文能写一本书 古书 就是十大章节有含义不同 字少意不同 这是当下文学欠缺的

题主可能并不熟知现代文学史,所以才会有此疑问。这是当时在处理白话文书写问题时所发生的一个衍生问题。

关于“底”、“的”等字的用法,民国时期曾经发生过很多争论,比如1919年11月的《晨报》副刊就发起过一场关于“的”字的讨论,胡适、陈独秀、沈谦士等人都曾参与其中。其目的就是为了推广白话文,使白话文写作和表达更为顺畅,避免歧义。这其中还有在翻译外来语作品时的问题。

文学作品中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比如鲁迅翻译过《一个青年的梦》,其中有“美的女人的魂”,这就是“‘的’字句”,简洁的翻译当为“美女魂”或“美女之魂”。鲁迅将其译为“美的女人的魂”,是受制于日语结构。这与鲁迅当年提倡“硬译”有关。在其他地方,鲁迅还说过:“文句大概是直译的, 也极愿意一并保存原文的口吻 。但我于国语文法是外行,想必很有不合轨范的句子在里面。其中尤须声明的 , 是几处不用 “的 ”字,而特用 “底 ”字的缘故。即凡形容词与名词相连成一名词者, 其间用 “底 ”字,例如 Socialbeing为社会存在物 , Psy-chische Trauma为精神底伤害等 ;又, 形容词之由别种品词转来 ,语尾有 tive, tic之类者,于下也用 “底 ”字 , 例如 specula-tive, romantic, 就写为思索底, 罗曼底。”

当然,“底”的在白话文作家中的使用,历史上就成为旧派人物攻击白话文和新文化作家的例证。比如邵祖平在一篇文章中说:“白话文”虽然可以用于初学诵习科学各书,但是用不好就会适得其反,“为之不善者,冗幅既多,漏义滞义,仍复遍是。即如某著译经济学一书,开卷即令人难读,其句法倒装之多,底字应用之滥读者如堕雾中,不知其指何在”。

所以,在阅读中国现代文学作品时,常常会遇到“底、“的”字。总之,这是时代探索的一部分,除了语言学主要还是新文化人在创造新语言、输入新文明方面的尝试。这方面的研究其实很多,可以参考一本书《重审现代主义:东亚视角汉字圈的提问》。

文学作品中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文学作品中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