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流派 > 正文

晚明文学流派

  1. 晚明所谓“尚奢靡”风气形成的原因?
  2. 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黄宗羲提出了哪些文学理论?

晚明所谓“尚奢靡”风气形成的原因?

大家肯定是从经济角度去看这个问题,我想换一个角度去说,思想领域的“奢靡”。

前面有个人说“奢靡”是部分人的,这点我同意,最为代表就是江南地区的文人士大夫,你去看张岱的《陶庵梦忆》各种作者关于江南福贵繁华的介绍,记得有一个部分写绍兴的清明节,清明节也被张岱写的充满了“人气”,丝毫没有鬼节的死寂。清明节尚且如此,那其他节日更加不用说了吧?

很多人以此批判文人士大夫的奢靡***等等,其实,从思想角度看这是一种偏见。有这个果,和前面的一些因有关。李贽当年强调“吃饭穿衣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他的异端思想,影响到了一部分人。

晚明文学流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毫无疑问,程朱理学作为一种学说也是不错的,关键问题在于,他被统治者变成了“官方教育的工具”,这样思想僵化,固执死板。而这种“程朱理学”是压抑人的正当欲求的,李贽的思想则是肯定人的正当欲求。这样李贽思想传播,是有积极意义的。

受到李贽观念影响,后来的文学流派公安派,公安派在创作上脱离“理”的束缚,能够自由抒发个人真情实感和表现个人生活欲求。刚才说的张岱的晚明小品文,小品文在当时也是生活化,个性化。也就是说,思想上的反对官方“理学”产生了重视个人欲望,追求物质生活的思潮,应该说从思想上看,这是有积极意义的,而简单的堕落腐朽思想。

但是,我前面也说了,奢靡之风只是部分人的,也就是思想解放只是少数人,没有深入更加广大的地域,尤其是理学思想根深蒂固的农村。而且,这股反对理学思潮引发的“奢靡之风”也存在矫枉过正的嫌疑。重视个人欲望,追求生活质量,走向极端就是奢侈无度,贪图享乐,纵情声色。所以,根本上有些事情要讲求一个度的问题。

晚明文学流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黄宗羲提出了哪些文学理论

黄宗羲(1610-1695),浙江绍兴人,汉族,字太冲,号南雷,别号梨洲老人,学者称梨洲先生。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亦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个人认为读黄宗羲,就应该从他的政治主张、文学态度、史学观点和哲学流派去深挖其思想理论精髓以及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首先在政治主张上,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从而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对后世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其次在文学态度上,黄宗羲主张文学应当反映现实社会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这具有现实主义特点

晚明文学流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三在史学观点上,黄宗羲的史学研究方法论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十分注重史料的搜集,其次十分注重真实性,再者十分注重史学主体即史学家在治史中的作用。

最后在哲学流派上,黄宗羲的《明儒学案》开创了我国编写学术思想史的先河,标志着“学案体”臻于完善和成熟,基本上把所有明代重要思想家都包罗进去了,既叙述了以王阳明为代表的心学各派,又叙述了以吴与弼、胡居仁、娄谅为代表的程朱理学各派,既叙述了吴与弼、王阳明等唯心主义思想家,也叙述了罗钦顺、王廷相等唯物主义思想家,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的内容丰富的哲学史专著


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他说“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从而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

黄宗羲的政治主张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有及其重要的意义,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黄宗羲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黄宗羲在他的名著《明夷待访录》中专门列出《学校》一章。他认为学校中也要析讲时事时政,要明是非之理,也要对***行为有所监督。

认为学校的领导(“学官”)需要有较大的权力。学校也应广开言路,成为舆论场所。这种学校议政,参与是非判断,言论倡民主的观点在当时非常新颖。

扩展资料

黄宗羲主张文学应当反映现实社会,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这具有现实主义的特点。不满明代文学的刻意摹拟,摘抄剽窃之风。黄宗羲详细注解了蔡元定乐律学,纠正了朱熹注《孟子》中的相关乐律错误。

作为浙江史学的开创者,黄宗羲主要在三个方面对浙东史学作出了自己的贡献。经世致用是儒家的一个根本看法。做为一个儒者,黄宗羲无论是研究经学,还是史学,都主张一个“经世致用”。在他看来,史书所载绝非仅是史料一堆,而是蕴含着“经世之业”的阐述,“夫二十一史所载,凡经世之业,无不备矣”(《补历代史表序》)。

所以,研究历史既是为了总结历史发展的经验,更是为现实社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历史借鉴。基于这种治学目的,黄宗羲在史学研究上主张“寓褒贬于史”,他认为史必须扬善惩恶。如果善恶不分,忠奸不辩,甚至颠倒是非,混淆黑白 。史书的作用之一,即必得发挥其特有的扬善惩恶功能

黄宗羲对明史的研究就其著述成果而言,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所撰的《弘光实录钞》四卷、《行朝录》三卷;二是搜集史料选编的、卷帙浩繁的《明史案》二百四十二卷,《明文案》二百十七卷,及增益《明文案》而成的四百八十卷的《明文海》。

在明史的研究中,黄宗羲形成了他的史学研究方法论。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黄宗羲十分注重史料的搜集。

黄宗羲,字太冲,一字德冰,号南雷,别号梨洲老人、梨洲先生等,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之一,中国思想启蒙之父。

在文学方面提出了"经世致用"思想:①主张学以致用,关注现实问题。针对明代八股取士,读书人只知诵读程朱注解,严重脱离社会现实的情况,他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②主张"工商皆本"。明末商品经济蓬勃发展,工商业地位日渐突出,明末进步思想家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

经世致用思潮影响深远。其实事求是,博学考据的治学方法开清代考证学术之风气,而立足现实,学以致用的观念也为后世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