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理论 > 正文

古诗词文学理论研究

  1. 随着诗词大会的火爆,国学越来越热,学好古诗词到底有什么用处?

随着诗词大会的火爆,国学越来越热,学好古诗词到底有什么用处?

当我在黄昏时刻,看到天上大雁飞过,我会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是:卧槽卧槽,好多鸟。

当我游山玩水之时,看到山脚下溪水曲折蜿蜒,反射着太阳的光辉。我会说: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而不是:卧槽,水好亮。

当我在原野上玩耍,看到群羊在吃草。我会说:风吹草低见牛羊。而不是:草好茂盛,羊好多。

古诗词文学理论研究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首先,古诗词是基于中国语言的独有的文学艺术形式,是外国人不能体会和品味的韵律美文,是中国的国粹,我们真的***百年前那些激进的改革派没能把汉字革掉,也没有使拼音字母化代替!不然,我们就不仅是丢掉历史,也永久失去了诗词之美。平上去入,阴阳顿挫,激昂悠扬,平仄规矩,对仗有常,韵律芳香。诗言志,词抒情,解闷排忧,是淘冶性情的一剂良药,回肠荡气,让人回味无穷!我喜欢

常常有人问我,你读诗词,到底有什么用。我哑然,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来回答这个问题莫言说,文学的用处,就在于它的无用。有时候,无用之用,方为大用。而古典诗词作为我国几千年文化传承的纽带,却被今人反复询问其用处究竟几何。我认为,诗词之用,在于能教会人用一种唯美的眼光去看待生活春天阳光正好,却只恼烦人的柳絮,随处乱飞。而此情此景,在才女谢道韫看来,竟可以将其与冬天的落雪联系起来,随口吟咏的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遂成千古名句。

诗词,还能教给人们淡然的处世之法。想当年的苏轼,才气纵横,有过起用的欣喜,也有过被贬的无奈。三起三落的跌宕人生,让他看透世事,反形成自己在生活和文学上独特的豪放潇洒之风。今众人常自觉为生活苦之久矣,绝望时,可又有几人能够如苏轼一般“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与王安石交好,但两人在政见上却多有不合。可纵使如此,在他们一个被贬外省,一个起复回京的路上,两人相遇,依然把酒言欢,谈古论今,丝毫没有因为政治立场而影响他们之间的友谊。这样的感情,这样的气量,着实值得我们学习和深思。

古诗词文学理论研究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诗词中,还包含着千百年来影响中国的各种思想。常有人说,中国人是没有信仰的。我不以为然。什么是信仰?是外在环境强加在人身上的某种精神么?显然不是。自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起,人们的信仰就开始变得多元。

学习诗词,对于我们而言,有着许多好处。

气质与诗词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有气质的人,不一定有些深厚的诗词功底,但有着深厚诗词功底的人,大多有一种独特的气质。

古诗词文学理论研究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我常说,何炅是我最喜欢的男主持人,而董卿,是我最喜欢的女主持人。坦白地说,喜欢董卿老师就是从诗词大会开始的。以至于后来,我常常在想,似乎只有她才是最适合这个节目的。

喜欢她,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她的气质,因为她的从容,也因为,她的文学功底。我想,她的诗词储备量一定是丰富的,或许开场白可以提前准备,但是节目中偶然念出的那一两句诗,就是一个人功力的最佳体现。

如果学好诗词,如果能背诵几十首甚至几百首诗词,那么,他就有自信的资本。有了这个储备量,写文章时,就不用去百度上东搜一句,西补一句,而是真正做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如果学好诗词,那些早就存在我们脑子里的诗句,总是会不经意间跳出,这对我我们而言,是十分有好处的,至少,能为我们节省不少时间。

生活中,如果碰到一个人的诗词功底十分深厚,我是一定会对他感到敬佩的,而且,我一定不会吝啬那些赞美之话。

如果一个人有些很好的诗词功底,他得到的夸赞一定不止一份,久而久之,不就增加了他的自信了吗?

首先需要明白,学古诗词并不是为了表面上显得有文化,而是为了把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也是为了内心深处的愉悦和充实,更是一种陶冶情操和净化灵魂的最好方法

古诗词作为我国经典文学中的一部分,之所以能世代相传,是因为其独特的表达形式和凝练的精美语言,还在于其真实再现了人们朴实的生活场景,有歌颂爱情亲情友情的,有吟唱大自然美丽风光的,有赞美大好河山抒发豪情壮志的,有愤世嫉俗针砭时弊的。

诗词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一首好的诗词,既是一首甜美温馨的歌,也是一幅精美绝伦的画,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寄托,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