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理论 > 正文

文学冲突的四种类型

  1. 儒家文化与现代文化有冲突吗?
  2. 小说的冲突是什么?

儒家文化现代文化有冲突吗?

我举一个实例,来阐述儒家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剧烈冲突与碰撞。

在《荀子-致士》篇中指出,在司法实践中,一定要量刑恰当。若作不到量刑恰当。应“与其害善,不若利淫。”这一疑罪从无的思想并非荀子首创,而是源自孔子

孔子向***仲弓教授法治思想时,曾引用《尚书》之言:“大辟,疑,赦。五刑,疑,赦。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其依据是“死者不可生,断者不可续”,所以在审案时要“求其所以生之,不得其所以生,乃刑之。”孔子疑罪从无利于被告的无罪推定论,比古罗马领先了500年。比西方法治思想奠基人孟德斯鸠领先了1800年。客观上也体现了儒家对最基本***——生命权的尊重。与法家“刑用于将过”的宁枉勿纵主张针锋相对。

文学冲突的四种类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下面,就谈儒家的疑罪从无与***案的冲突。

1994年,***因自行车颜色与罪犯相同。被判处******罪。1995年被枪毙。这体现了法家宁枉勿纵的思想。 1996年,中国修改《刑法》。证据不充分时,***应当对被告做出无罪的判决。 2005年,真凶王书金承落网。2013年9月27日,河北省高级人民***裁定王书金非***案真凶。依然认定***是真凶。2014年12月12日,最高人民***指令山东省高级人民***对***案进行复查。2016年,山东高院宣判***无罪。

【***案的真凶】

儒家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剧烈碰撞,最终儒家文化获胜。是中国法治史上一次巨大的进步。

文学冲突的四种类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害死***的元凶,其实是商鞅和韩非子。商鞅谓之:刑用于将过,则大奸不生。韩非子谓之:禁奸于未萌。 法家是法治的头号死敌。孔子才是人类法治思想的鼻祖。

【谋害***的罪魁祸首是商鞅】

儒家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根本上是有冲突的。

文学冲突的四种类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现代文化的核心是建立在每个正常个体都能个体自立和***平等基础上的,即承认每个个体都是具有独立人格和独立思想的、可以独立做出理性选择的个体,这表现在比如法律不是行为规范,而是社会公共契约,是公共议定的行为底线。每个个人为了保持社会有基本秩序交出了部分自由和权利,议定一个社会总体来说可以容忍的最低的下限。

所以每个个体的社会行为是只要"法不禁止皆可行",这种社会秩序相对有了最大的包容性,这就给予了每个个体相对来说最充分的独立和自由,充分激发个体的能动性。换句话说,首先无论个体向善还是向恶,在这样的环境主要都是自身针对所处立场权衡的结果;其次如何定义善恶也是个体自身判断的结果。

而儒家文化不是这样的。儒家的社会秩序不是众人自愿交出权力议定的,而是某个有话语权的圣人或团体制定的,即礼乐制度。而且这种秩序从朝堂到宗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无所不包,什么阶层的人应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坐什么样的车行什么样的礼都是被安排好的,必须行礼如仪,否则就是失礼。这样,个体并不能充分解放自身的天性、智力和能动性。换句话说,儒家文化中,何为好何为坏是他人告知的,衡量人善恶美丑的尺度也是他人告知的。

这种文化特性的外在表现就是家国一体和宗法制度。这样的好处是,文化传承极为稳定,两千年来我们的文化不曾出现根本改变就是最好的证明。但缺点也正在于否定和禁锢个体,让个体的创造力不能充分发挥,以至于文化因为无法应变而必然走向僵化,进而衰败。

表象上,儒家与现代文明一些个体修身上的共通之处,是因为人的个体与社会诉求毕竟有共通之处。而这些表象上的共通,正是基于诉求共通上的耦合,但是其本质上是不一样的。

另外,现代文明和儒家文明还有一个相当大的不同在于,现代文化是面向未来的,即我们始终相信和坚持社会的发展是在越来越完善和进步,当下的问题都有机会在未来以新的思想和新的技术解决。而儒家是尚古的,儒家认为最好的时代是炎黄尧舜禹,其次是夏商周,因为回不去尧舜,所以才遵循周礼,以至于儒家思想广布的中华文化一个不好的现象,就是太多前辈僵尸和他们的思想对当下产生过于巨大的影响,而让人们无法站在现实的立场中,用理性分析思考和权衡问题,这严重阻碍了我国各方面发展!

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首先有必要知道什么叫现代文化:“现代文化是工业社会以来新产生的文化。其中包括国家发展当下的理念、行为、习俗。”

中国现代文化是包容了中国传统文化及西方文化的,虽然都不是很完整,只是存在着他们其中的一些因素。而主要的是社会主义文化在实践中前行。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部分已融入到社会主义文化中,也有的处于游离状态。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几千年的传承,倡导人们修身养性,注重个人自身修养,与其他人建立和谐友好的关系

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现代国家依法治国理念中所倡导的并不矛盾。也可以说,道德修养对于将来社会无论发展到什么样子,也是必不可少的。

当然了在现代社会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人们自然而然会选择、继承本民族文化的精髓,抛弃糟粕。儒家文化也不可能例外。

塞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展示了现存的六大文明和两个候选文明,有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还有可能存在非洲文明和拉美文明。并认为未来世界主要是文明之间的冲突,而中华(儒家)文明则是最有可能与西方文明相抗衡的文明。文明之间的冲突是存在的,儒家文化与西方文化也存在冲突。


文明学家汤因比的观点则认为"未来属于中国",对中华文明极其赞赏。可以说,外国人正在感受中华文明的强大力量,而这一强大力量来自于传统文化的生生不息。有人曾对中华文明做过精辟的总结:示以弱而不弱,示以柔而存刚,示以小以养其大。

但看了很多的回答,许多人把儒家文化当成历史的罪人,或是当成古代农耕文化的产物,在工业社会、商业社会、市民社会中已经不适用而否定,应当放到博物馆,从而情绪化地***和反对。

人,不能摔过一跤就否定步子的正确性,不能遭过百年屈辱就否定传统文化的正确性。恨铁不成钢,想立马成为世界强国的愿望是值得肯定的,但一切都需要时间,急不得的。


儒家文化和西方文化,一个是向内的自我道德要求和修养的柔性文化,讲究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一个是向外的、真理的、征服自然的刚性文化。两个不同方向维度的文化,必然存在冲突,是以柔克刚或以刚克柔的冲突。

但儒家文化在"私德"方面有深厚的***,西方文化在"公德"方面有优良的传统。这又是两者可以相互交融的方面,既有私德,又有公德,岂不完美?现在不正是朝向这一方向在走吗?既冲突又融合,本就是当今的世界大势所趋,不可一味地贬低传统文化,妄自菲薄,过分抬高西方文化。


正如钱钟书先生所说的"围城心理":“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其实,对身在其中的传统文化也是如此,一山总望着一山高。

谢谢邀请!

祝您愉快!

有冲突,原因有2条:

一是儒家文化,产生于古代的中国农耕社会,它适合于农业文明时代。它想建立一种三纲五常的社会体系,就是构建一种等级森严的社会制度,它是为皇权专制设立的政治体系。它强调等级制,是一种依德治国的人治体系,国家须导人实行垄断世制,全国都是皇帝一家人的,人民没有太多的权力,却有很多的义务。

二是现代文化,产生于近代西方,适合于工业文明。它建立在民主、自由、公平、法制的基础之上,是一种民主、自由、公平的制度,它是共和制度,它更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赋予以人民更多的权利,比如选择权,被选举权,言论自由,出版自由等等,强调法律面前***平等,国家领导人靠民主选举产生。

等级制度是建立不了工业文明的,也不可能产生健康的市场经济,儒家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是专制与民主共和制的冲突,等级制与民主平等自由的冲突,世垄制与选择制的冲突。

小说的冲突是什么?

我是一个网文作者,现在的网文跟传统的写作有着很大的区别,但本质都是一样,就是讲故事,如何让读者被你的故事所吸引,这就是***的精髓。

那么,要如何吸引住读者呢?

四个字,制造冲突!

普通的冲突

先给大家看两个***的大纲。

A:张三去武当山学艺,天赋不高但很能吃苦,师兄弟们起初都觉得他不是练武之才,纷纷嘲笑他。但师父临终前留下了一套拳法,那些师兄弟都练不好,唯独张三学成功,艺成下山,遇见一个恶霸欺负美女,上前搭救……

B:张三去武当山学艺,天赋不高却能吃苦,师父就经常表扬他,引起了***兄的嫉妒,时不时去欺负张三,师父的女儿小师妹看不惯,就帮张三,暗恋小师妹的二师兄开始吃醋,给张三饭菜下泻药想要他出丑,没想到被师父吃了,更没想到师父现在修炼的内力跟泻药冲突,然后就被毒死了,二师兄就冤枉是张三,小师妹要为父亲报仇,提剑追杀张三,张三掉入悬崖,发现祖师爷留下的一本秘籍……

这两个***大纲,第一个的故事就有点记流水账,第二个的故事就有冲突了,***兄欺负张三,二师兄陷害张三,小师妹误会父亲是张三所害,张三掉进悬崖大难不死获得秘籍,这些都是冲突,读者看到这些冲突,就想看张三要怎么样去解决,这不就吸引了读者吗?

高级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