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流派 > 正文

刘熙载所属文学流派

  1. 曾巩的名气并不大,为何他却能跻身唐宋八大家之列?

曾巩的名气并不大,为何他却能跻身唐宋八大家之列?

曾巩的文章特点是“古雅,平和,中正”,这和他正直、敬业的人品一脉相承,在业内有很高的声誉。曾巩曾任济南一把手,带领百姓疏通大明湖,建设北水闸治理水患,执政口碑广布民间

他是唐宋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学生苏东坡曾说过,曾巩是欧阳修门下最棒的***,就连欧阳修也承认这一点。

苏轼和曾巩是同学,他们一起参加高考,阅卷老师正是欧阳修大人。苏轼的文章技压群雄,无人可与争锋。而欧阳修觉得如此绝妙的手笔一定是自己的门生曾巩了,处于回避的考虑,所以就把苏轼的试卷误认为是曾巩的,从而定为第二名,这就是苏东坡没有夺冠的原因。由此可见,曾巩在欧阳修心目中的地位。

刘熙载所属文学流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曾巩的文章大多太工整,缺少朗朗上口接地气的作品,所以在民间流传的不如其他作家广泛。依钱钟书的眼光来看,他觉得曾巩至少比苏洵和苏辙文笔要好。

问:曾巩的名气并不大,为何他却能跻身唐宋八大家之列?

答:这个问题,十二曾经提到过,这里再回答一下,首先“曾巩的名气并不大”这句话就有问题。这只是现代人的错觉,因为书本里没有学到,就觉得曾巩名气不大。这是荒谬的。

刘熙载所属文学流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回答问题之前,先看一个数据。2016年,在中国嘉德2016春季拍卖会上,曾巩随手写的一封书信《局事帖》,以1.3亿元起拍,1.8亿元落槌,最终以2.07亿元成交,被华谊兄弟传媒董事长王中军收入囊中。而这封信只有124个字,平均一个字高达167万元。《局事帖》是曾巩唯一存世书法作品,在之前2009年拍卖会,这封书信就已经露过面,拍出1.08亿元,成为国内中国书法首次破亿的作品。

然后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需要知道“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散文八大家”,旨在散文上贡献巨大。他们八人分别是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等八位散文巨匠。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代表人物。

“唐宋八大家”的称谓最早出现于明初朱右选韩、柳等人为《六先生文集》,因并三苏为一家,所以实际是“八先生文集”。明中叶唐顺之所纂的《文编》中,唐宋文也仅取八家。明末茅坤承二人之说,选辑了《唐宋八大家文钞》共160卷,此书在旧时流传甚广,“唐宋八大家”之名也随之流行开来。

刘熙载所属文学流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唐宋八大家”是主持唐宋古文运动的中心人物,所谓古文也就是针对六朝时期华丽无物的“骈体文”而言,“骈体文”往往讲究华丽的词藻、工整的对仗、优美的文字等,但是却不能表达具体的思想内容。唐宋八大家,他们提倡言之有物的散文,反对六朝的浮丽文体,给予当时和后世的文坛以很大的影响

  由此,可以看出:入选“唐宋八大家”必须是唐宋时间古文运动的中心人物,范仲淹虽然也有很不错的古文,比如《岳阳楼记》,但是他与上列的八位人物相比,在古文运动方面的成就远不如他在诗词方面的成就,也就是说,他不属于古文运动的中心人物,还没有成为当时古文运动的领导层的人物,因而,后来的朱右、唐顺之、茅坤等都没有将范仲淹列入“唐宋散文八大家”之列。

曾巩然没有“ 唐宋八大家”有流传久远,脍炙人口的诗作,但是他才华横溢,有很多好作品,名气很大。

在这个名单中,感觉曾巩确实是最不显达的一位,难怪有人感觉他是“来凑数的”。但是,曾巩真的是来凑数的吗?

要厘清这个问题,我们要从何谓唐宋八大家这个概念入手。所谓唐宋八大家,又叫唐宋古文八大家。两晋以后,骈文风气大盛,古文大衰,文章几乎无语不偶、无文不骈,而在内容上,又多写儿女情态,风花雪月,无病呻吟,走向了形式主义的歧途。

在这种文章势颓的情况下,唐朝以韩愈、柳宗元为代表的文章大家,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古文运动,他们主张用散句单行形式写散文。

并以这种散文逐渐代替了骈文,这场运动持续推动,到了宋朝,这场运动在欧阳修、三苏和王安石等人的接力下,达到高潮,故苏轼对韩愈有“文起八代之衰”的千古赞誉。

厘清这个问题之后,再来了解一下曾巩在这场古文运动中的作用和地位。在北宋,欧阳修是当时当仁不让的文坛领袖,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之所以能够成就如日中天的文名,就得益于欧阳修的大力推荐。而曾巩,则是欧阳修的学生,而且是欧阳修最认可的学生。

到了明清之后,便有了以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等八人为主的《唐宋八大家文钞》,他们的名声就更大了,于是就有了“唐宋八大家”这一赞誉式的称谓。而曾巩列于其中,丝毫也不逊色。